-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新闻】文化润心 服务传情:湖南省博物馆双节期间以创新服务护航民众文化之旅
中秋揽明月,国庆耀山河。当家国团圆温情与盛世华诞荣光相遇,湖南省博物馆成为人们追寻文化根脉、感受家国情怀的热门打卡地。2025年10月1日至8日,湖南省博物馆迎来客流高峰,累计接待观众167134人次,单日最高客流近2.3万人。面对高涨的文化需求,湘博以“安全、有序、有温度”为目标,提前谋划、全员坚守,打造兼具深度与暖意的文化之旅。
文化盛宴启新篇:展览矩阵点亮双节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湘博精心打造的“对视——湖湘文化与叶锦添新东方美学的时空重构”“遇见庞贝:永恒之城”两大特展交相辉映,持续引爆参观热潮。在“对视——湖湘文化与叶锦添新东方美学的时空重构”展厅,厚重的湖湘历史文物与新东方美学装置跨越时空对话,带来视觉与思想的强烈冲击;在“遇见庞贝:永恒之城”展厅内,火山灰下的古老文明与精美器物无声诉说着“永恒之城”的昔日辉煌。展览不仅在现场收获了如潮好评,更在社交媒体上引发持续的打卡与讨论热潮,让人们在古今中外的文明对话中,深切感受到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此外,湖南省博物馆基本陈列亦彰显深厚文化魅力,成为观众触摸历史、感知文明的重要载体,观众循着文物脉络追溯湖湘文明的千年源流。
为延伸文化体验,湘博在双节期间推出系列特色活动,为双节文化生活增添别样色彩:
汉风纹样新展:“纹样新生”解锁数字文博新体验
作为湘博“数字汉生活”IP项目的核心成果展,“纹样新生——数字汉生活马王堆纹样成果展”免费向公众开放。以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的纹样为核心,通过“科技+传统”的融合,呈现汉代纹样从文物到生活的活化过程,为文博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探索“湖南模式”。
马王堆纹样数字基因库及展览互动区
主题音乐会:湖湘之音奏响家国情怀
10月6日17:30,湘博推出“湖湘月・家国情——2025湘博主题音乐会”,同步通过湖南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直播。长沙交响乐团 Melete 室内乐团演绎《浏阳河》《我的祖国》等曲目,让旋律与文物对话、音符与历史共振。
“湘超之夜”:文体交融解锁夜间新体验
湘博联动“2025年湖南省足球协会超级联赛”,推出“风起金秋・湘超之夜”系列活动,开放时间延至20:00,每晚增加5000个参观名额。夜场增设志愿者公益讲解,设免费射门挑战、夜场观众享临时展览门票8折、免费停车等福利。
湘超之夜活动
山海APP互动:“博物馆+数字文创”解锁趣味体验
湘博联动“山海APP”围绕马王堆汉墓、庞贝古城等文物元素设计“国庆游博物馆・来山海开出花”活动,让观众感受文博数字化趣味。
山海APP互动活动
精细服务筑防线:全周期保障有序观展
湘博构建“节前备战—节中服务—全程响应”全链条保障体系,以科学举措化解大客流压力。
节前未雨绸缪,全链条备战筑牢安全有序基石。以“安全、有序、高效”目标,制定多维度预案:硬件上,增设人工检票窗口、临时安检通道、蛇形通道,减少观众排队等候时间;易聚集区域增派安全人员并设计单向参观流线,从源头杜绝人流对冲与堆积隐患。软件上,全面排查照明、安防、展陈设备,防范持续高峰可能引发的故障风险;人员培训强化服务技能与态度,开展多轮应急演练,排查风险点完善处置方案。
节前开展全场巡查
节中精准施策,化解高峰压力。面对持续攀升的客流,湘博实行“截流、分流、导流”动态管控:分流方面,在客流密集区设分流点,引导错峰参观,调整入馆通道提升效率;截流环节,高峰时段分段式管控,外广场指引、大厅分批次进入,严控观众回流避免混乱。此外,在环境卫生上,保洁员全员在岗,加大洗手间、展厅等高频区域清扫与易耗品更换频次,为观众营造舒适参观氛围。
高峰时段增加岗位加快安检速度
人性化服务延伸,全周期关怀覆盖参观全程。湘博以“观众需求”为核心,将服务延伸至参观全流程。延时开放服务让观众有更充裕时间观展;设有无障碍通道、母婴室、多语服务岗及便民补给点(提供饮用水、应急药品等),满足不同群体需求;工作人员与志愿者驻守关键位置,解答疑问、指引路线,切实提升参观体验。
积极为观众提供咨询服务
科技赋能拓边界:智慧湘博打破时空限制
为精准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湖南省博物馆以科技为翼,打造“线上无界、线下沉浸”的融合式文化体验平台,让湖湘文明突破时空限制,触达更多观众。
“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网上展厅
线上服务优化方面,聚焦“预约便捷化、展览云端化、体验深度化”筑牢文化服务的数字基石。针对预约高峰,升级线上预约系统:扩容服务器减少卡顿,建立“身份证绑定+人脸核验”双重验证机制,同步拦截外挂抢票工具打击“黄牛”倒票;“湘博云展”将核心展览搬至线上,观众可通过电脑、手机随时随地浏览,搭配专业语音讲解,深入走进历史文化和文物故事;VR 导览支持放大文物细节,数字文物库高清影像可下载,实现“足不出户逛湘博”。
导览设备租赁
线下智慧服务则围绕“沉浸式、互动化”升级。优化微信小程序语音讲解、互动体验装置,观众通过手机扫码即可获取文物深度解读,实现“边看边听边互动”;线上线下联动策划研学课程、文化讲座,将文物知识转化为生动体验,提升观众文化素养与爱国情怀。双节期间智慧导览器上线“AI 湘问”功能,融合湘博大模型技术:支持智能对话解答文物知识、精准规划观展路线、查询便民服务,还可接收观众反馈优化功能。
从线上“云游”到线下“深玩”,湘博以科技打破文化传播的时空壁垒,实现“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润人心”的服务目标。
全员坚守显担当:平凡岗位传递文化温度
双节的热闹背后,是湘博人的默默坚守。每日清晨不到八点半,各岗位便已进入“备战状态”:安检员调试设备,引导岗摆放指引牌,安全员检查展柜,保洁员清洁消毒……各岗位分工明确又彼此配合,为服务观众做好万全准备。
客流高峰时,全馆立即切换“高效服务模式”:票务员快速检票并贴心提醒,安检员严谨排查违禁物品还帮忙搬运大件物品,安全员在易拥堵区域分流及主动指引;督导员则全盘调度协调加开通道,确保参观井然有序。即便到了午餐时段,大家也只是轮流快速吃饭,半小时不到便回到岗位,没人抱怨“累”,只想着“别让观众等太久”。
这些坚守从不只是流程化的操作,更藏着打动人心的细节:有督导员在巡馆时发现小朋友因找不到家人焦急落泪,立即通过岗位联动帮一家人重逢;有咨询员发现观众遗落的背包,等到晚上九点多失主赶来才下班;还有特勤员注意到老人在排队时面露不适,立刻开启绿色通道,安排观众稍作休息。一次主动的指引、一只伸出的援手、一抹耐心的微笑,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悄悄化解了观众数小时排队的焦躁,让文化之旅多了份暖意。
从清晨的微光到夜晚的星光,湘博人以专业与温情,践行“让观众乘兴而来、尽兴而归”的承诺。他们在平凡岗位上让每一位观众在触摸湖湘文明脉络的同时,更感受到文化背后的温度——这抹坚守的身影,早已成为双节文化之旅中动人的“展品”。
从1956年建馆起步,到2017年新馆焕新,再到如今双节期间的高效服务,湖南省博物馆始终秉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念,以文化为纽带,以服务为桥梁,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润人心。此次双节,湘博不仅圆满应对客流高峰,更以文化盛宴与贴心服务,成为民众感受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未来,湘博将持续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创新,为湖南文化事业发展注入更多力量,让湖湘文明在新时代焕发更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