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新闻】湖南博物院与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成立馆校合作共建基地

news_publish_date: 
2024-05-18 09:59
news_author: 
文/唐钰婷 图/刘亭轩
Body: 

为推动博物馆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促进馆校资源互通和馆校合作研究性成果的“跳跃式”升级,响应“博物馆致力于教育与研究”的“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5月17日下午,湖南博物院与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下称“湖南师大附中”)共同举行馆校合作共建签约仪式,携手开展创新性、研究性的馆校教育共同体建设。

签约活动在湖南师大附中本部举行,湖南博物院副院长张晓娅,湖南师大附中党委委员、副校长苏建祥,湖南师大附中党委委员、课程与教学处主任、科技创新中心主任黄宇鸿,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历史教研员邓进平,湖南博物院教育中心主任李茜子,湖南博物院教育中心副主任胡伟矗,湖南师大附中科技创新中心副主任李湘黔、湖南师大附中课程与教学处副主任朱修龙,湖南师大附中历史教研组组长唐建祥、湖南师大附中历史教研组副组长许萍,湖南师大附中师生代表出席。

在活动致辞中,苏建祥对双方合作的前景给予厚望,他认为,与博物馆的深入合作将极大地提升学校教育教研和资源整合的质量,湖南博物院的资源及双方的合作共研必将助力湖南师大附中的学生素质教育发展、教师人才体系建设和学科教育改革创新。

张晓娅表示,湖南博物院长期致力于馆校资源融合的教育教研工作,在社会实践、馆校合作课程、馆-校-家共建、博物馆服务学生的课程研发和学术研究等方面有着丰富的成果和经验。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与湖南师大附中的交流合作逐步深入,近年来在国家级的馆校合作课程推广和全国文化遗产知识展演竞赛中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双方时刻秉持着学习互鉴、融合互促的理念,有着高度契合的教育发展目标和教研方向,希望在今后的合作中作出更多的创新探索,创造兼具科学性和研究性的资源融合场域,形成有代表性的、可推广借鉴的新时代馆校合作模式,构建具有馆校特色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机制和素质教育发展新形态。

随后,张晓娅、苏建祥代表馆校双方签订馆校合作基地共建协议。张晓娅为湖南师大附中授牌。

多年来,湖南博物院在馆校合作上奋毅先行,携手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在学科教育教研、教科研成果培育等方面通力合作十余年,在多个学科、多层面的工作中获得了累累硕果。以历史学科为例,湖南博物院与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领先全国成立历史教师沙龙,长期推进博物馆文化教育资源、红色教育资源“进校园”课程和“追寻历史的足迹”中学生竞赛系列活动,联合出版《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历史课程》初中、高中教材和教师指导用书,推动湖南博物院展陈资源纳入长沙市中考历史课标,为学生学习、探索、感悟和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强大动能和专业平台。

邓进平认为,湖南博物院与湖南师大附中的“强强联合”,是文博+教育深度融合的大势所趋,成果令人充满期待。而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与湖南博物院的一些科研成果,更可以助力馆校合作的高质量发展,为师生提供利用博物馆学习传统文化的第一手素材。

活动上,邓进平、李茜子分别向湖南师大附中历史教师代表、学生代表赠送《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历史课程》(以下简称“《历史课程》”)2400余本。作为博物馆资源和教育资源深度有机融合的优秀范例,《历史课程》已经在长沙市多所中学推广使用,结合新课标背景下历史学科教育和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在深入解读和传播汉代文化、提升学生审美水平和历史观、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往后,《历史教材》将成为湖南博物院与湖南师大附中馆校合作资源开发、推广和革新的有力参考。

湖南博物院与湖南师大附中的合作共建,将促进文博和教育事业的深度融合,在师资建设、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教育教研平台搭建和实现馆校教育资源全面共建共享等方面创造丰富优质的成果。双方将通过互动性、科学性和开创性的馆校共育路径,响应“育人为本”的教育目标和文教融合的时代主题,形成广益性的馆校合作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