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新闻】湖南省博物馆重磅推出“芳草之地 红满潇湘——湖南省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专题展”

news_publish_date: 
2021-06-29 11:18
news_author: 
刘涛/文 毕枫、谢天/图
Body: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湖南省博物馆充分利用馆藏红色革命文物资源,重磅推出“芳草之地  红满潇湘——湖南省博物馆馆藏革命文物专题展”。展览即日起,在湖南省博物馆一楼特展一厅免费展出至2021年10月31日。

6月29日上午10时,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省科学与技术厅、省文物局等机关单位相关负责人以及省博物馆理事、媒体代表等应邀出席展览开幕式。开幕式上,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希慧讲话;湖南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策展人段晓明作展览介绍。

湖南红色革命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三湘大地宛若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赞誉湖南“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寸土千滴红军血,一步一尊英雄躯”。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湖南省博物馆特从馆藏红色革命文物资源,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要党史人物的代表性文物,解读红色革命文物的时代价值,通过湖南人物、湖南故事、湖南精神的展示,以达到教育人、感染人、激励人的目的。

本次展览共遴选代表性文物馆藏革命文物300件(套),其中80%为珍贵文物,70%文物为首次展出。本次展览突出了以下几个亮点:第一、客观真实。展览围绕“芳草之地  红满潇湘”主题,突出湖南红色革命历史人物,通过文物客观、真实、准确展示这些有血有肉的“红色芳草”的精神品格,弘扬主旋律,彰显湖南特色。第二、以物说话。展览主要通过文物组合,以物叙史,以小见大,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重点展示文物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第三、艺术展示。展览突破之前近现代革命史展览“图文为主,辅以文物”的传统展示方式,借鉴现代艺术直观、简洁、场景展示方式。第四、叙事语言。强化时代感,柔化展览叙事语言,将传统口号式的宣讲,改为娓娓道来的革命故事,并结合采用多种形式的展陈手段,为观众打造情景式、体验式、互动式参与模式,提升革命文物的冲击力与穿透力。

展览以“芳草之地  红满潇湘”为主题,以中国共产党在湖南革命的历史为主线,通过“弄潮儿向涛头立”“百万工农齐踊跃”“遍地英雄下夕烟”“为有牺牲多壮志”四个单元展示“红色芳草”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格。

第一单元主要展示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毛泽东、蔡和森、李达、邓中夏、何叔衡等湖湘青年站在时代浪潮的前列,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参与中国共产党创建。

第二单元主要展示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湖南工农运动。湖南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之一。湖南工人运动兴起之早,声势之壮,斗争之激烈,影响之广,胜利之大,在中国工运史上具有独特地位。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湖南成为全国农民运动中心,三湘四水数以万计的农民迅速地集结在农民协会的旗帜下,与封建地主阶级展开了坚决的斗争,形成了轰轰烈烈的农村大革命。

第三单元主要展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湖南的重要党史事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湖南爆发秋收起义、湘南起义、桑植起义、平江起义等著名起义,开辟了井冈山、湘鄂西、湘赣、湘鄂赣、湘鄂川黔等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湖南是正面抗战的重要战场,国共合作的湖南抗战艰苦卓绝,八路军南下支队转战湖南。解放战争时期,湖南和平解放,创造了北平和平解放之后的“长沙方式”,使湖南人民免遭一场战争浩劫。

第四单元主要展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南的著名英烈。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杨开慧、寻淮洲、左权、毛泽民、蔡升熙、陈毅安、郭亮、柳直荀、贺尔康、罗学瓒、谭绍福、熊亨瀚、刘厚福、黄亨明等14个著名英烈的家书和遗物见证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