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新闻】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古琴艺术数字化保护传承研究和应用示范”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近日,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古琴艺术数字化保护传承研究和应用示范”项目,经湖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形式审查、专家评议等验收程序,顺利通过验收。该项目主要针对目前古琴艺术抢救性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利用数字技术抢救性整理、保存古琴的珍贵影音资源,构建涵盖古琴文物保护与古琴艺术传承的数字化体系,实现古琴艺术保护与传承的数字化转型,从而确保古琴艺术内在生命力的延续,并以湖南博物院院藏古琴文物为例开展古琴艺术数字化保护传承的应用示范。
古琴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传承和保护面临着诸多挑战。项目自启动以来,湖南博物院作为核心单位,组建了由文物保护、材料学、文物与博物馆学、非遗保护和艺术设计等多学科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团队,运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手段,对古琴艺术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通过高保真声音信号录制与处理技术和4K、多机位视频数据采集等技术,记录了大量珍贵的古琴演奏影音资料,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丁承运先生等著名琴家也积极参与了项目的核心资源记录工作。
此外,项目探索了古琴文物的数字化修复技术,通过CT扫描、三维建模、虚拟现实等手段,提高了修复的精准度,有效保护了古琴文物的完整性,还构建了一个集资源整合、展示、教学、传承于一体的综合性数字化平台,让古琴艺术以更加生动、鲜活的形式走近大众。
在项目验收会上,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并观看了项目成果演示。经质询和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各项指标,在古琴艺术数字化保护技术、传承模式创新以及应用推广等方面成效显著,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和应用价值,同意通过验收。
该项目的成功验收,不仅为古琴艺术的传承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也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有益借鉴,对推动湖南省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项目团队将持续优化完善相关成果,并进一步拓展其在文化教育、文旅融合等领域的应用,让古老的古琴艺术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