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博物馆,请问你的Z世代评分是多少?

news_publish_date: 
2025-11-03 09:28
news_author: 
湖南博物院/编译
Body: 

Made By Us博物馆联盟早期的调查结果,有助于博物馆评估其对青年一代的投入情况——并揭示出在青年参与策略中的具体差距。

随着人们寿命延长,大批年轻人步入成年,美国正经历着代际最多元的社会。这导致博物馆面临更高的需求:需要同时服务于多个年龄段和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观众。

博物馆经常与儿童或退休人士联系在一起,但它同时也独具能够满足青年群体需求的特点——青年逐渐开始承担成年公民的社会责任,他们面临职业和教育选择,努力寻求自身的信仰和价值,寻找当地信息枢纽和社会联结。如今,这群青年更以“Z世代”(Generation Z)为人熟知,指的是在1997到2012年出生的人。

若博物馆致力于与18到30岁的青年群体互动,并向他们展示自身丰富的资源,则可以借助Made By Us博物馆联盟提供的一套实用工具。该联盟由多个博物馆馆长于2018年发起,目前拥有400名合作机构,其开发的工具包括每月技能提升“强化一小时”(Power Hour)会议,“社交媒体智库”(Social Media Think Tank)和“青年250工具包”(Youth250 Toolkit)。

俗话说“所测即所得”。以Made By Us合作机构为调查对象的数据显示,青年群体加入该联盟后,博物馆的青年参与度均上升25%——这一成果显著。然而,我们同时想要了解“投入”情况,即迄今为止,博物馆在为青年服务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具体包括:

  • 青年群体想在博物馆看到什么?
  • 博物馆为这类观众群体做了哪些努力?
  • 有哪些内部实践和外部实践是博物馆已经采纳或没有采纳的?
  • 我们能否立刻建立起一个能够帮助我们衡量未来发展的行业基准?

与青年群体协同创立的新工具

我们与12名青年在Made By Us社群里合作创建并完善一份“Z世代参与度评分表”(Gen Z Engagement Scorecard),图中提到的达肖恩· 拉斯汀(DaShawn Rustin)和贾斯蒂斯·布朗(Justice Brown)也参与其中。我们根据近几年的研究审查了他们给出的衡量标准。例如,他们认为在官网列出工作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非常重要。因为青年群体更喜欢透明化,并且善于通过查询资质、投资方信息及信息来源,判断信息是否可靠或代表某种观点。

这份“Z世代参与度评分表”涵盖了30条衡量标准,按照3个难度等级分类,用于反映博物馆投入最多的领域。大部分衡量标准都十分具体,如是否拥有“强大优秀的青年合作者”或具有“通俗易懂的项目名称”。但博物馆最终得分并非仅仅取决于Instagram的点赞数;它反映的是该机构对吸引年轻人所需要的联系、投入以及策略的理解。

文化机构如何为Z世代服务?

截止目前,共有205家博物馆完成了这份评分表;以下是评分结果。

部分直观数据:

  • 在完成评分表的205家博物馆中,大多数(68%)不是Made By Us的合作方。因此,该项数据的博物馆样本更加广泛,不限于已经投入青年参与度工作的博物馆。
  • 平均得分为12分,满分30分。

205家博物馆中有超半数博物馆在以下方面有所投入:

  • 运营Instagram或TikTok账号(87%)
  • 举办夜间或周末活动(74%)
  • 举办免费活动或夜间免费开放(70%)
  • 在官网列出工作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65%)
  • 与当地大学建立合作关系(62%)
  • 招募实习生、青年大使或其他培训生角色(59%)
  • 在社交媒体上发布馆藏相关内容而非宣传信息(55%)

据这些博物馆反映,影响青年参与度的主要限制因素包括:
1. 工作人员数量不足
2. 对具体实施路径了解不够
3. 缺乏可参考的想法或模式

在意识到这些问题后,Made By Us博物馆联盟开发了“青年250 工具包”(Youth250 Toolkit),其中包含了青年群体的喜好数据以及使用有限资源满足这些喜好的工具。这些工具包括即插即用的项目模板,适应性测试和指令,以及代际合作指南。我们将在2026年继续增加包括青少年相关资源在内的新工具,并且将基于评分表所反映的情况建立涵盖成功案例分析的资源库。

与青年对话VS倾听青年声音

在我们工作中发现的最有趣的事情就是认识到设有“青年培训生”岗位的机构和“青年发声者”岗位的机构之间的差距。青年培训生岗位通常包括传统的实习生或学徒。在这个工作岗位中,青年可以向经验丰富的专家或前辈学习。这类角色对于个人职业发展而言十分重要,并且可以帮助整个博物馆行业培养下一代人才。

然而,培训生的影响力还远不及青年发声者,对青年群体和机构而言都是如此。青年发声者岗位可以为青年提供发表自己的想法、见解和声音的工作机会,如让他们担任咨询委员会或评议委员会成员、内容创作者、意见撰写人、专题讨论组成员、受访者或播客主持人。

在完成该评分表的机构中,有59%的机构设有青年培训生岗位。但只有30%设有青年发声者岗位。这给博物馆指明了发展方向,尤其在当前许多博物馆资源受限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博物馆可以通过挖掘年轻力量、热情、想法和创意来缩小服务方面的差距,有效发挥有限资源的作用,并且可以搭建好整个体系和结构以面向未来发展。青年群体的优势十分宝贵;这也是众多品牌投入数十亿美金以吸引青年消费者的原因,同时也是青年群体频频位于科技、社交和文化潮流尖端的原因。他们与未来连接最紧密。博物馆可以利用好这股力量。

博物馆必须改变思维定势,不再认为青年群体需要进行思维塑造或视其为需要教学的学生,而是看作可以向我们展示他们的世界以及未来走势的群体。例如,考虑在下次展览咨询委员会中纳入一名青年或者邀请当地学生针对你的展览计划给出反馈。在下次活动中邀请一个学生小组,培养做决策时确认是否有青年在场的习惯。询问青年群体希望了解什么话题、怎样度过空闲时间、从哪些渠道了解新闻。使用评分表激发新思路,掌握你的进步情况。

我们诚邀您参与测试评分,与其他博物馆分享你的数据,与同事和相关方探讨测试结果,并向我们提供反馈和想法。请通过我们的结果页面查看进展。博物馆,未来从现在开始!

卡罗琳·克里班诺夫(Caroline Klibanoff)

卡罗琳·克里班诺夫(Caroline Klibanoff)是Made By Us博物馆联盟的执行总监,史密森学会研究员(Smithsonian Institution Research Associate)及美国艾森豪威尔终身学者(Eisenhower USA Fellow)。

(焦梦婷 译自 美国博物馆协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