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参观者行为失当?博物馆展品受损引发行业热议
近几周发生多起事件引人关注,责任应当由谁承担?
一名参观者对尼古拉·博拉的“梵高椅”造成的损坏
图片来源:马费宫博物馆
上周,一名参观者损坏博物馆展出艺术品的视频走红,一家意大利博物馆因此登上了全球新闻头条。
位于意大利北部维罗纳的历史宫殿马费宫(Palazzo Maffei)拥有丰富的艺术藏品。一名参观者损坏了该馆展厅内一把镶嵌施华洛世奇水晶的椅子后,馆方发出呼吁,恳请公众对艺术品多一份尊重。
这把“梵高椅”(Van Gogh Chair)由意大利艺术家尼古拉·博拉(Nicola Bolla)创作,旨在致敬19世纪艺术家梵高著名的木椅画作。
监控录像显示,一名男子在同行女子为其拍照时佯装要坐这把椅子,随后脚下一滑,压断椅子的两条前腿。
据报道,这对男女未向馆方报告损坏情况便离开现场,目前身份尚未确认。
另一起事件中,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Uffizi Gallery)内一幅有三百年历史的古画被一名试图创作网络表情包的参观者撕破。
这幅由安东·多梅尼科·加比亚尼(Anton Domenico Gabbiani)于1712年创作的《托斯卡纳大亲王费迪南多·德·美第奇》(Ferdinando de’ Medici, Grand Prince of Tuscany)肖像画,因一名男子试图模仿画中姿势拍照时失去平衡而受损。该参观者倚靠在画布上,导致画作出现一道撕裂口。
该美术馆馆长西蒙尼·韦尔德(Simone Verde)已承诺将严控馆内自拍行为。
他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参观者为制作网络表情包或社交媒体自拍而进入博物馆的问题普遍存在。”
“我们将制定非常明确的限制措施,禁止与我们机构的宗旨及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相悖的行为。”
这些事件在行业内引发了争议,部分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参观者不负责任的行为有所增加,尤其是在新冠疫情之后。
一位博物馆从业者在社交媒体上评论道:“是只有我这么觉得,还是这类事件确实越来越多?我们应当做些什么,或者可以做些什么来保护文物和遗产,使其免遭那些欠缺公德心的参观者的破坏?”
另外一些人则认为,相关博物馆应承担更多管理参观者行为的责任。
据《卫报》(The Guardian)报道,代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工会称,该参观者是被低矮平台绊倒——这个平台原本是用于让参观者与画作保持距离。该工会表示,此前曾有另一名参观者被绊倒但未造成损坏,当时他们已向馆方强调过这一风险。
员工代表西尔维娅·巴拉基(Silvia Barlacchi)向媒体表示:“参观者们都在看画,不会盯着地面。那些平台设计不合理,颜色又太暗。”
与此同时,在领英(LinkedIn)上关于“梵高椅”事件的讨论中,汉普顿宫(Hampton Court Palace)负责人雷切尔·麦凯(Rachel Mackay)表示:“难道只有我觉得博物馆在这件事上有过失吗?那对男女显然不是真的想坐椅子,只是在假装摆拍:结果那个男人滑倒了。”
“这件事纯属意外,如果设置一道护栏而不是只用一个小型基座,本来可以避免这种情况。更何况,他们当时只是正以自己的方式参与艺术互动!”
麦凯补充道:“在我工作过的任何一家博物馆里,我们都绝不会把这种看似是椅子实则完全中空的展品这样开放展出。这简直是在自找麻烦。”
“确实,如果参观者不尝试去坐(或者佯装坐下)就好了,但我们的职责是根据参观者的实际行为而不是我们希望的理想行为来进行规划。此外,这也是一线员工之所以至关重要的部分原因。”
“指责参观者‘不尊重艺术’的思维模式,恰恰会导致人们在犯错时更可能溜之大吉,而不是向工作人员坦白。”
“真庆幸椅子已经修复并重新展出——希望这家博物馆能吸取宝贵教训。”
针对麦凯的评论,佩里多特合伙公司(Peridot Partners)艺术、遗产与文化事务主管大卫·亨格利(David Hingley)补充道:“完全赞同。如果想把这类脱离常规语境的物品(众所周知椅子在日常语境中就是供人坐的)有效展出,就必须提供差异化的语境来让参观者理解这一点。(这把椅子特殊性在于……所以需要护栏防护。)”
“另外……或许可以在附近放置一把真正能坐的椅子?总之,如果博物馆因为风险评估失误导致展品损毁——就不要责怪参观者。”
(杨静 译自英国博物馆协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