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大英博物馆新展“庞贝和赫库兰尼姆的生与死”赢得评论家五星赞誉

news_publish_date: 
2013-04-03 10:22
news_author: 
湖南省博物馆/编译
Body: 

  大英博物馆的新展——“庞贝和赫库兰尼姆的生与死”在3月28日开展前就已预售出5万多张门票,这是过去五年来大英博物馆推出的大展中的最佳销售成绩。展览将维苏威火山爆发后掩埋了近1700年的珍宝重现世间。展出的400多件藏品中,许多都是首次在意大利境外展出。“庞贝和赫库兰尼姆的生与死”展览刚开幕即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好评,英国的评论家纷纷给出了五星的赞誉。

  《卫报》乔纳森•琼斯:

  火山灰淹没了庞贝古城,却将遇难者的遗骸保存了起来。当这座消失的古城于18世纪开始挖掘时,人们在许多空洞上发现了面容、肉体、衣服留下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印痕。

  19世纪的考古学家Giuseppe Fiorelli发明了一种方法,即将熟石膏倒入这些空洞,最后复原了当时的人们正在遭受痛苦的可怕而又美丽的铸像。本次展览无疑将名列史上最为重大的考古展之一,会给观众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这个宏伟的展览有望告知世界,庞贝不仅仅是某个普通的旅游景点,更是世界上最具启示意义的人类存亡录。

  《电讯报》理查德•多蒙特

  有很多其他重要的展览,以及数不清的书籍和电视节目都以庞贝古城为主题,所以你可能会想当然的以为这个展览也会走相同的路。我只能说,大英博物馆对庞贝的故事的阐述方式是开创性的,和我之前看过的展览以及读过的故事都不一样。

  讲述了这两座城市的悲惨命运之后,策展人使用了一个电影中常用的手法——当片头字幕退去后,屏幕上打出了“两天以前”的字样,展览回溯到了当时。

  感谢那不勒斯和庞贝考古管理局的慷慨借展,多数藏品的品质极优,让伦敦人喜出望外。

  《泰晤士报》瑞切•坎贝尔•约翰斯顿:

  展览将重点放在家庭内部的世界,开创了先河。每个展厅内都布满了与主题相关的物品:从纪念街的雕塑到木制的婴儿床,从精美的银器到陶制烹饪炉。

  该展览让观众得以俯视一个复杂的社会全景……我们窥见了他们的幽默感,理解了他们的希望或绝望,或者,在某个陈列柜中,我们辛酸地看到当他们最终逃离时选择带走的随身物品。

  观众目睹着这些鲜活个体的市民仿佛还在眼前呼吸,定将为之动容,潸然泪下。

  《独立报》麦克•葛洛夫:

  为什么重复地讲述的一个庞贝和赫库兰尼姆的悲剧故事会这么感人,这么发人深省?

  原因在于独特的处理方法:刚开始,展览用非常平静、谨慎、不经意的讲述方式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日常发生的细节上,结尾时则将挑选出来的遗骸戏剧性地呈现给观众,造成了巨大的反差。

  展览的另一个亮点在于节奏的处理。故事原本可以从头开始以一种急促、喧闹的方式讲述,同时伴随着人们痛苦的嚎叫。但是,大英博物馆却选择了一种更为灵活、更发人深省的方式来阐述这个地狱般的故事。

(谢颖 译自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