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法国多家博物馆拟对非欧盟观众上调门票价格
国际观众若想一睹《蒙娜丽莎》真容,需支付35美元(译者注:约250人民币)。
巴黎凡尔赛宫镜厅(Galerie des Glaces)
图源:克里斯托夫・阿尔尚博(Christophe Archambault)/法新社/盖蒂图片社
计划下次巴黎度假时参观《蒙娜丽莎》?如果您是非欧盟观众,请做好多掏钱的准备。2026年1月1日起,卢浮宫等法国顶级文化场馆已上调票价,届时非欧盟观众的门票价格将从22欧元(译者注:约183人民币)大幅上涨至30欧元(译者注:约250人民币)。
卢浮宫此举带动了更多资金紧张的名胜古迹和博物馆纷纷效仿这一差别定价做法,其中包括凡尔赛宫,甚至可能还有凯旋门。今年早些时候,法国文化领域宣布大幅削减公共资金,这些收入有望为这些机构提供至关重要的资金支持。
巴黎凯旋门
图源:Shutterstock图库
据率先报道此消息的《世界报》称,预计2027年将有更多文化场所效仿此定价策略。该报分析,此举每年可为卢浮宫创收约2000万欧元(译者注:约1.66亿人民币),这将帮助这家陷入财务困境的博物馆承担未来15年可能耗资4亿欧元(译者注:33.28亿人民币)的亟需修缮工程。
今年1月,《巴黎人报》曝光了卢浮宫馆长劳伦斯·德·卡尔(Laurence des Cars)致法国文化部长拉希达·达蒂(Rachida Dati)的一封机密信函。德·卡尔在信中痛陈,建筑状况持续恶化,正严重威胁馆藏艺术珍品的安全。信中列举的具体问题包括存在“危及艺术品保存的异常温度波动”,以及建筑的某些部分“老化严重”且“已丧失防水功能”。
这场风波促使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对卢浮宫启动全面修缮。然而,法国媒体披露,修缮费用中仅有极小比例将由政府承担。
2025年1月2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巴黎卢浮宫的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前发表讲话。
图源:伯特兰・盖伊(Bertrand Guay/联合摄影社/法新/盖蒂图片社
然而,并非馆内所有人都乐见此举。一位匿名策展人向《世界报》直言:“想想这背后的含义吧——你能想象伊拉克人去看他们自己祖国出土的《汉谟拉比法典》,却要交比比利时人更高的费用吗?再想想看,非洲观众得多掏钱才能在塞松厅观赏那些未来可能被其来源国索还的文物,这像话吗?”
新规适用于所有非欧盟国家,包括英国、挪威、瑞士等邻近的欧洲国家。该政策无法适用于欧盟公民,因为欧盟委员会规定,无论国籍或居住国如何,欧盟公民在公立博物馆必须享有同等参观权。
法国并非唯一想从国际观众身上创收的国家。去年,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和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A)前馆长马克·琼斯(Mark Jones)爵士就提议英国采取类似措施。英国公立博物馆素以免费开放著称,但琼斯主张取消每年近4000万海外观众享有的这一福利。
(龚桃 译自Artnet news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