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湖南省博物馆2014年工作报告
2014年,湖南省博物馆经历了事业发展历程中最艰苦卓绝的,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文化厅的正确领导下,湖南省博物馆坚持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坚定不移地坚持“边建设、边开放”,重点研究解决事业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以超强的战斗力,忘我的奉献精神,出色地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改扩建工程、体制机制改革、业务运行三项重任的平衡兼顾、同步发展,持续助推文化强省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全国博物馆界创造了基本建设与日常运营齐头并进的典型经验。
一、改扩建工程稳步推进,按期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作为国家重点博物馆建设项目和省重点文化工程,我馆改扩建工程受到国家文物局,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今年以来,先后有徐守盛书记、许又声部长、李友志副省长等省领导和国家文物局励小捷局长、宋新潮副局长到现场调研,他们充分肯定了工程建设进展。全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直相关各厅局的大力支持下,工程建设指挥部和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积极协调、强力督办,参建各单位全力以赴、迎难而上,超常规推进工程建设进度,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投资计划
全年圆满完成年度申报投资额3.3亿元,完成总投资为5.8亿元左右。
(二)工程主要进展
一是认真落实6月28日徐守盛等领导在视察工程现场中的指示,严格按照“质量、安全、和谐、进度”八字要求,确保工程管理到位、运转安全。
二是设计、预算工作。完成了建设方案的初步设计,概、预算编制和施工图设计;通过了初步设计综合审查。完成了工程初步设计概算编制、审批,工程施工图清单编制、报送;制订了改扩建工程《预算管理办法》;完成了主要材料设备询价;参与合同咨询、询价、谈判工作;完成相关项目的结算内审工作。
三是报建工作。召开了省政府专题协调会议,正积极落实施工图审查和消防、人防、安防等专项审查,并加快工程税费的缴纳,办理项目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手续,全力推进工程的审批报建工作。
四是形象进度。截止到12月底,工程的临建搭设、临边防护、土方开挖及外运、深基坑支护、人工挖孔桩基础、底板抗浮锚杆、底板防水、底板混凝土、负三层结构混凝土、负二层结构混凝土等施工已全部完成,负一层结构正在紧张的施工,在2015年春节前,能完成5万多平方米的结构施工。
五是展陈策划。正在全力打造以马王堆汉墓、湖南人两个基本陈列和陶瓷、青铜、书画、工艺四大专题展览及两个临时展览、一个儿童互动体验中心为核心的展陈服务体系。目前,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内容方案已完成初稿,正积极组建专门团队,加大策划力度,并组织展陈设计的专家论证,积极申报国家相关部委的专项资金支持,弥补工程总投资的不足。新馆展陈策划贯彻“一体化设计”理念,坚持新研究成果、新技术的合理运用,坚持教育内容策划与展览内容策划、形式设计的同步推进,完善了“项目制”,创新了既有条件下的“策展人”制度,相关理念受到全国文博行业同仁的高度认可和赞同。
六是智能化系统和文化产业规划。积极做好新馆标识系统等设计,认真规划新馆的智能化系统和文化产业发展方向,为新馆的办公自动化、智能化和服务的多元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是中欧贵宾楼补偿问题。与省财政厅、省文化厅专题研究,聘请会计师对评估报告进行再次审核。
(三)工程质量
全年,施工单位认真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对已审定的合同和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质量目标、安全目标、进度目标和造价目标坚决贯彻执行;按照规范要求、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做到“三证”齐全并进行了检验;技术人员按照工程施工验收规范规定的要求,采取自检、互检、交接检的检验形式,对工序安全和质量进行检查,对存在的安全质量隐患按照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要求进行整改;施工验收均按《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验收结论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全年,工程质量基本达到省优标准,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均一次验收合格。
(四)工程安全
2014年,项目施工过程中,无任何重大和一般安全事故,无人员伤亡事件。
(五)综合管理
1.建立和完善工程会议制度,加强工作的督办与协调。
一是建立指挥部例会制度,自2014年8月开始,每月由常务副指挥长主持召开工程指挥部例会,各相关主管厅局派出主管处室参会,加强改扩建工作的协调。
二是继续完善工程例会,由省文化厅、省文物局主持参建各单位每周召开工程例会,报告和讨论工程每周的建设进度和问题,在工地现场解决工程建设遇到的问题。
2.继续做好工程的监察和审计,为又好又快推进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一是严格落实工程的监察、审计制度,加强工程建设资金的监管。
二是结合党的群众教育实践路线活动,组织召开廉政教育会议、签署廉政责任书,落实廉政责任,加强工程建设人员的监督。
三是对重要材料、设备的采购和服务的购买严格遵照国家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执行,全年工程实施过程中,无廉政方面举报和投诉。
3.积极做好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的质量、安全。
一是严格推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将项目法人按国家规定和项目管理权限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和备案,严格按照保密工程要求和目标责任考核进行工程管理。
二是报名参加湖南省芙蓉奖、国家鲁班奖和湖南省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程、全国AAA安全文明标准化诚信工地等劳动竞赛,通过组织技术革新、施工方法和工艺优化、劳动技能竞赛等活动,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
三是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和使用。
四是做好现场文明施工,按项目建设要求,对工地现场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六)预期和计划
按进度计划,工程将于2015春节前完成正负零以下5万多平方米的建筑施工,2015年上半年主体封顶,2015年下半年同步推进新馆安装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并进入陈列布展施工阶段,2016年底按期建成开放。
二、法人治理结构试点改革工作完成方案设计,力争实现改革的破题
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省文化厅的指导意见,在历经多年的调查研究,并广泛借鉴国内外非营利组织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馆从本馆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要出发,以探索建立科学合理、充满活力的新型公益性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为目标而制定了《湖南省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和《湖南省博物馆章程》。目前,《方案》及《章程》正待省委、省政府审批。
本轮改革旨在突破现有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建立政府主导、法律规范、社会参与的新型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建立博物馆与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平台,动员全社会参与博物馆建设;以博物馆学为指导,调动全馆员工创业干事的积极性,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努力实现博物馆事业新的跨越,将湖南省博物馆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以试点先行为契机,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索和实践,力争走出一条新路子,让博物馆充分享有办馆自主权,成为责权明晰、管理创新、高效运营、充满活力的新型公益性事业单位主体。
改革将坚持所有权不变的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博物馆独立的事业主体原则,坚持改革发展与和谐稳定相结合的原则。
将组建参照副厅级单位管理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湖南博物院,建立理事会及理事会领导下的以行政执行人(馆长)为主要架构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同时,创新运行机制,主要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一是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二是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三是创新和完善业务运行模式;四是建立多元化的经费保障渠道;五是建立健全评估考核机制。
改革直面博物馆事业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旨在突破现行政策的局限性,力争实现改革的破题。通过一座运营理念和发展水平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国家级重点博物馆的先行试点,探索建立新型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以期为全国事业单位改革积累有效的经验。
三、业务运行实现平稳过渡,运营理念和实践经验持续行业领先
作为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实施改扩建工程的央地共建的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我们凝聚智慧,集聚人心,出色完成了异于往年双倍甚至数倍的工作重任,创造了工程建设与事业发展齐头并进的稳定大局,较好地保持了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生机和延续性,为全国博物馆提供了良好的借鉴示范案列。
(一)开放服务开创新模式
2014年,我馆仍然坚持闭馆不闭展,先后与长沙市博物馆、湘江新区规划展示馆、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湖南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单位合作办展。克服开放场地的不断变更,人员与岗位的交叠更换,展陈环境需要熟悉与适应等各项难题,始终坚持做到服务标准不降低,服务质量不下降,恪守“为观众提供最优质服务”理念不动摇,以高度的责任心、高效的行动力、出色的应变力,开创了在闭馆建设形势下,多阵地、多合作伙伴的新开放服务模式,并圆满完成了全年开放接待任务。全年我馆共计接待观众2080841人次,其中本地参观者1112673人次,外地参观者616901人次,境外参观者351267人次,未成年观众数228893人次,马王堆墓坑遗址参观人数86355人次。
(二)实现连续31年安全无事故
随着我馆改扩建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在工程建设任务异常繁重、客观条件极端艰苦的前提下,我们始终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安全管理工作原则,以“安全第一,服务为主”为工作理念,推进规范化管理、制度化和标准化建设。在领导小组方面,我馆成立了以陈建明馆长为组长的“湖南省博物馆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有针对性地对“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消防目标管理领导小组”、“国家安全领导小组”人员进行了调整,把安全管理工作职责落到实处。在安保制度方面,制定、修改了湖南省博物馆《办公大楼(中欧)管理制度》、《传达室管理制度》、《改扩建期间反恐防暴应急处突预案》,湘江新区规划展示馆《外聘保安员管理方案》、《安全保卫工作方案》、《监控室管理规定》等安全防范方案及应急预案。在安检排患方面,我馆坚持日常巡查,进行节假日前安全检查4次,消防专题检查1次,发现隐患,立即整改。完成了规划馆展厅的防盗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和消防报警系统的全面升级改造工程,为临时展览场地文物安全提供了可靠的技防保障。全年进行了4次技防设备全面的检测和维护,进行了多次安防、消防知识培训,完成各类押运工作4次。全馆未发生任何与文物、观众、馆区治安等相关的安全事故,实现了连续31年安全无事故。
(三)精品陈列品牌效应持续
全年共举办、参与展览14个,其中与长沙市博物馆、湘江新区规划展示馆、谭国斌当代艺术博物馆、湖南广播电视台合作举办展览9个;向大连现代博物馆、良渚博物院、首都博物馆推出展览3个;在境外举办或参与展览2个。我馆与湖南广播电视台合作举办的“芒果中庭艺术珍品展•皿方罍” 是皿方罍器身回归后,首次对社会大众公开展示;我馆在意大利罗马威尼斯宫国立博物馆举办的“中华文明系列展”之“马王堆汉墓传奇”展,是继中国国家文物局和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和旅游部联合主办的“早期中国”首展之后的又一大型历史文物类展览,这也是我馆在改扩建期间坚持工程建设的同时,举办的一个大型境外特展,展览推动了中意两国友好往来,开启了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新篇章;我馆参展的在法国举办的“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是中法互办文化年以来在法举办的最大规模的中国文物展,习近平主席和奥朗德总统分别为展览题写序言,并共同担任监护人。
(四)社会教育实践活动效果显著
全年,免费为观众提供讲解41311批次;举办教育活动426场;编印各类教育读物15套;结合网站设计制作线上教育资源11套;免费发放导览单、工作纸共计651500份,为超过120万人次的馆内外观众提供了教育服务。大力维护志愿者团队的稳定性,积极拓展志愿者服务领域,全年志愿者提供讲解服务33512批次,疏导9920批次,并协助馆内外教育活动的开展累计达352天;积极保持与博物馆会员之间的联系,开展会员活动5次。《博物馆资源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已经完成阶段性成果。移动博物馆已经完成车辆验收,拟于明年在全省各二级城市的学校或社区进行巡回展出。2014年,我馆入选长沙市芙蓉区中小学“体验式公民教育”德育项目校外实践基地;“教师沙龙”项目、“湖南省博物馆与国防科大附中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项目入选首届“中国博物馆教育项目示范案例”;在“文化志愿服务推进年”系列评选中,我馆被评为“全省文化志愿服务工作优秀单位”、1人获评“2014年文化志愿服务优秀组织工作者”、1人获评“2014年优秀文化志愿者”。
(五)藏品管理和保护工作扎实有效
铜官窑文物基地方面,配合新馆文物库房的重新分库、文物上柜上架,全面启动旧藏文物账目整理和文物分类整理,全面整理重要文物资料和历史资料。通过不断改善和提升馆外临时库房的软硬件条件,为过渡时期的文物创造一个稳定、安全的暂存环境,也为新馆开放后文物的保管、保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核心文物库房方面,定期检查核心文物的保存状况,定期投放更换防霉防虫药物;调试棺椁库房的精密空调,进行温湿度数据分析;聘请了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马王堆古尸保存室进行环境检测,各项指标均达标,并安装环境无线监测系统,提高了马王堆古尸预防性保护的科技水平,同时也为将来新馆使用环境无线监测系统积累了经验。
世方水岸图书库房方面,安装了中央空调、除湿机控制温湿度,安装了防护窗,布防了红外线防盗报警器。定期巡库,打扫卫生,库房基本做到温湿度适宜,清洁卫生,无虫霉滋生。对库房的图书进行整理,规范图书采编和图书管理工作,移交1133册古籍善本书至铜官窑文物基地。
全年征集和接收捐赠藏品223件(套)849件;正式入藏229件(套)855件。其中:一级藏品2件(套)4件;二级藏品4件(套)9件;三级藏品33件(套)46件。全年向社会各界进行文物鉴定100余次。同时,积极开展保护利用文物的技术攻关和实践,在漆木器脱水、纺织品保护、青铜器防腐、古字画修复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果。
(六)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建设,创造海外文物回购新范例
2014年,先后有颜家龙、李铁映、殷保康、张继陶等当代大家的作品和书籍资料无偿捐赠给我馆,极大地丰富了我馆的特色收藏,公益捐赠之风蔚然兴起并不断浓郁。2014年,皿方罍器身由湖南公私企业共同捐赠洽购回国,并最终由湖南省博物馆永久收藏,实现“身盖合一,完罍归湘”。该事件开创了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企业出资参与,利用国际艺术市场规则,以洽购方式实现文物回归的新模式,为中国追回更多海外流失文物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我馆直接参与了洽购行动的酝酿、汇报、决策、赴美谈判、组织捐赠仪式、筹集并支付洽购款、器物交割、保险、运输、海关清关等一系列工作,并积极开展皿方罍的科学研究、科技保护、陈列展示工作,在本年度最重要的国际文化艺术事件中,在提升全民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的进程中,湖南省博物馆主动作为,体现了一座公益机构应有的社会担当。
(七)科研出版呈现多学科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
全年全馆出版了《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十辑)、《马王堆汉墓发掘与文物整理保护亲历者访谈录》、中意文图录《马王堆汉墓传奇》等书籍、图录13本,举办学术会议3场,业务人员在各类媒体发表文章169篇,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6个,其中8个顺利结项,其余课题正在顺利推进。
由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与我馆合作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顺利结项,该书成为目前马王堆汉墓简帛文献最全面的整理文本,被专家评价为简帛整理的典范。由我馆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王堆汉墓漆器整理与研究》顺利结项并被鉴定为优秀,该项目运用跨学科综合研究方法,开辟了漆工艺史独特的研究领域。多个创新性研究成果深化了考古学研究内容,为现存漆器文物的保护和修复提供原始工艺数据,也为研究楚汉漆工艺发展水平提供了参考资料。另外,我馆“考古学科建设项目”和“马王堆古尸DNA研究项目”也取得重大突破,其中“考古学科建设项目”中南大学生物类文物保护学专业硕士点、博士点已获教育部批准设立,并将于2015年开始正式招生;“马王堆古尸DNA研究项目”已成功从古尸骨组织中抽提出DNA片段,目前已进入测序准备阶段。国家文物局重点课题《博物馆藏品电子标签管理与精细库房监测系统》《多通道影像投影全景显示技术在博物馆数字化展示中的应用研究》,“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基于文物素材的创意设计集成平台及示范应用》等均获得了重要研究进展。同时,成功申报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博物馆展陈智能化设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预计2015年将启动实施。
2014年,由我馆承担的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十一五”重点项目“湖湘文库编辑出版项目”中的所有子项目全部圆满结项;“美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管理系列丛书”(一套7本)结集问世,在业界反响热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称赞丛书“煌煌大观,颇具规模”,号召全国同仁向我馆学习。作为“博物馆学史译丛”项目的开篇,《博物馆起源》《博物馆变迁》一经出版即广受赞誉。《区域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和谐》三语对照论文集出版,国际区域博物馆委员会主席瑞恩•霍尔贝克评价:“该书的出版体现了中国为世界博物馆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综上,我馆成为了中国业界博物馆学专业著作翻译、出版的重要机构,其突出地位和核心辐射效应已经形成。
全年,成功举办了“皿方罍回归鉴赏研讨会”“楚国科技问题学术座谈会”“纪念马王堆汉墓发掘四十周年国际学术探讨会”3场学术研讨会。其中,“纪念马王堆汉墓发掘四十周年国际学术探讨会”,规格高,规模大。来自4大洲10个国家和地区的110多名国内外知名学者参会,收到各类学术论文及提要近130篇。会议为“马王堆学”乃至更大范围内的相关领域研究及具体工作开启了新篇章。
(八)信息化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2014年,我馆网站在保持日常信息(中英文)更新的同时,还对网站的20余个栏目以及5个特展专题网进行了更新。其中,馆译资讯栏目翻译新闻资讯85篇(12万余字),通过新浪微博平台进行宣传和推广,得到了中国博物馆界同行的关注和认可,有13篇文章被《文化报》《中国文物报》等重要行业媒体转载。我馆还被百度百科评选为2014年度十大人气博物馆,西晋青瓷对书俑被选为十大“年度萌藏品”,西汉直裾素纱襌衣被选为十大“年度明星藏品”。在本年度的全国文博网站排名中,我馆网站有5个月进入前十名。今年,我馆开通了官方微信平台和微信参观导赏,目前我馆微信平台的用户有3100多人。
全年做好了微博、网站留言板的信息发布、回复等内容审查和活动监管;做好了档案的收集、整理、装订、借阅,完善了制度建设;对全馆办公电脑、服务器等相关设备进行摸底排查及系统更新和硬件升级;完成了图片管理系统的搭建和测试工作;藏品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掌上湘博移动APP等应用系统正在逐步完善。
我馆自主研发的“湖南省博物馆数字展厅”,上线运行两年来,其创意展示、视觉设计、交互体验功能得到广大网民高度好评。“湖南省博物馆数字虚拟展厅系统V1.0”被授予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其版权将得到“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的有效保护。在创新展示与传播方面,我馆在全国首创了文博题材的动画片《时空博物卡》,该片预计于2015年在金鹰卡通频道首播,同时,还策划、编撰了同名出版物。博物馆数字展示科研基地参与了“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西藏联合工作站”的组建工作,工作组赴藏调研了西藏博物馆、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管理处三家单位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展示方面的需求,明确了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和人才培养等具体工作计划,目前正在就援藏科技项目向国家文物局申请立项。
(九)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引向深入,国际合作前景广阔
今年,先后有美国艺术大学、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捷克布拉格国家工艺美术博物馆、法国恩特林顿美术馆等机构和个人来我馆考察交流。全年派出业务人员13批次先后赴日本、美国、捷克、意大利、英国等9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展览布、撤展,国际学术会议、教育培训等工作。博物馆学研究所李慧君顺利完成了美国克莱蒙特大学盖蒂领导力学院4个多月的在线课程及两周实地授课培训;博物馆学研究所刘平参加了由英国文化协会和伦敦大学学院共同推出博物馆教育培训课程;我馆即将与美国艺术大学达成人才培训项目的合作意向。全年通过搭建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我们把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及文化内涵传播到了海外,向国际同行展示了我馆的治馆理念,并在展览交流、人才培养、科研攻关、社会教育、藏品保护、博物馆管理与规划等方面达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合作意向且不断取得合作成果。
(十)行业示范引导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国有博物馆一对一帮扶民办博物馆的指导意见,我馆与谭国斌当代艺术馆结成对口扶持对子,在藏品管理、文物征集、展览策划与制作、开放接待、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对方开展深度帮扶合作。该馆新馆于今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观众10万余人次。此外,我馆的行业示范和引导作用全面辐射全省乃至全国,全年受兄弟单位委托完成首都博物馆“凤舞九天—楚文化特展”、湖南省非遗中心“湖湘记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老司城申遗展“空谷回音——永顺老司城的记忆与实证”等陈列展览的内容策划;参与湖南辛亥革命人物纪念馆、岳阳市博物馆、汩罗屈原纪念园、长沙市博物馆新馆等单位陈列展览的评审工作;受邀对多家中小博物馆进行社会教育、文物鉴定与科技保护方面的指导,开展文化产品开发的合作研究;先后有台湾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安徽博物院、等数十批次的文博同行来我馆开展交流学习。
我馆事业发展动态获得各大媒介的广泛关注。全年,我馆共接受国内外媒体各类宣传报道695次(篇)(不含重播和转载),其中电视报道270余次,平面媒体报道186次,广播电台报道逾81次,网络报道158次。
(十一)综合管理与服务有效开展
1.努力提高行政办公效率,圆满完成2007-2013央地共建基本情况调查表及座谈会材料等一系列公文材料的撰写工作;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强化督查督导职能;编制湘博简报9期;向省级以上报纸、刊物、网站等上报信息近70条,积极做好了“5.18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文化遗产日”专题活动。全年会议室管理、收发文、用印管理、公务接待、车辆管理等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2.严格执行各项财经法规政策,明确岗位职责,优化工作流程,大幅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修订了湖南省博物馆《预算管理办法》、《报账制度》、《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差旅费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确保日常和基建财务管理、政府采购工作齐头并进。做好了预、决算的编制和上报工作;完成了服务价格证年检、博物馆服务工商执照、机构代码证年检等,财务工作严谨有序。
3.在省文化厅统一安排和指导下,组织开展了公开招聘相关工作;全面开展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工作,成立了工作小组,外出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收集相关资料,制定、讨论、修改相关工作方案和章程等;员工管理、职称申报、岗位聘任、培训教育、计划生育、老干工作、工会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节能减排等工作正常进行。
4.按要求完成办公楼(中欧贵宾楼)、核心文物库房、世方水岸生活小区、铜官窑文物基地等基础设施和动力设备的维护、改造、维修;做好了全年全馆办公物资的采购工作;完成了展览、活动场地的规划布置及布展、撤展工作。
5.全年工会组织开展了环年嘉湖长跑比赛、扑克友谊赛、羽毛球健身等有益身心的文体娱乐活动。成立了世方水岸生活小区业主委员会,积极开展生活小区建设工作。全馆干群关系融洽,形成了齐心协力谋稳定、一心一意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十二)深入开展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抓学习教育,提高党员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2014年,顺利完成了馆党委换届选举工作,全年进行中心组学习3次,做好了2014年学法考试工作,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提升党员素质”网上知识竞赛活动,离退休党员党史知识测试。二是抓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完成了两名同志预备期满的转正工作;派送3人参加2014年省直机关第四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派送2人参加了2014年省直共青团干部培训班;做好了2012—2013年度的创先争优表彰工作,其中,受到馆党委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有21人,优秀党务工作者4人;受到厅党组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有4人,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行政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三是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确保改扩建工程和业务工作取得实效。完成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阶段的材料撰写,整改落实工作;开展全馆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工作;对照厅党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方案》第三方面第17条有关整改情况的报告上报省文化厅。四是抓制度建设,构筑反腐倡廉长效机制。五是将文明创建工作贯穿于日常管理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全馆上下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通过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会议部署相关工作,派员参加省直属机关工委开展的省直文明创建业务培训班,签订并张贴《湖南省直和中央驻长单位文明服务公约》,派送2人参加了省直工委举办的“创文明、转作风、优服务、提效能”主题活动(其中1人获“十佳优秀服务岗位能手”)等一系列工作,我馆顺利通过了省直工委对我馆进行的两年一度的省直机关文明(标兵)单位复查工作。全馆全年各项廉政规定亦得到了一如既往的严格执行,没有出现一起违纪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