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致敬坚守在抗洪一线的湖南文物工作者们

news_publish_date: 
2017-07-05 10:08
news_author: 
来源:湖南省文化厅网站
Body: 

  6月,湖南省暴雨连连,全省平均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为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第一高位。暴雨如注,水漫潇湘,连续10天的雨带盘踞湖南,特别是6月30日至7月1日的强降雨,让全省防汛抢险形势陡然严峻。湖南四条主河流以及洞庭湖相继出现超警戒水位,沿线流域多处洪水泛滥。长沙、株洲、湘潭、益阳、永州、岳阳、娄底、邵阳等地汛情不断升级。
 

  7月3日,省文化厅召开紧急会议,专题传达学习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同志在防汛会商会上的讲话精神。党组书记、厅长禹新荣要求,厅系统各单位要把防汛救灾、把人员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要建立值班制度和处置预案,省文物局重点指导好全省各级纪念馆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防洪抢险工作,确保文物单位不出意外、不出事故。
 

  此前,省文物局根据省防汛会商会议精神,于6月27日向全省各级文物部门下发了《关于加强汛期文物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切实加强领导,充分认识加强汛期文物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做好隐患排查,及时报告险情,坚决避免出现人员伤亡、文物损毁等重大安全事故。 7月1日,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陈远平通过微信群向全省各级文物部门提出要求,要求各级文物干部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切实加强文物安全的巡查,切实消除隐患,及时上报情况,确保不出现人员伤亡、文物损毁的安全事故,并与地方文物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保持电话联系,及时掌握各地情况。7月4日起,省文物局副局长江文辉、王志杰分别带队深入灾情一线查看文物受损情况,慰问基层文物工作者,指导防洪抢险和灾后文物保护修复工作。
 

  天灾无情人有情,在洪灾面前,文物工作者们本着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担当精神,竭尽所能保护文物安全。全省各级文物干部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奋勇抗灾,为最大程度保护文物安全奉献力量。那些坚定的背影,出现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出现在保护文物安全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两学一做”教育实践,谱写了一曲曲平凡人的感人之歌。

  【长沙】

  6月下旬,随着雨势加剧,长沙市文物局通过QQ、微信和短信平台立即向各区县(市)文物局(文管所)以及市直文博单位下发通知,要求各单位积极加强防范,在确保自身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应对洪涝灾害,组织救灾抗灾,保护文物安全。

  市文物局领导带领工作人员赶赴受灾严重的老城区和市直文博单位检查指导救灾工作,并组织天心区、芙蓉区相关负责同志对解放路街道、书院路街道等地的文物点进行联合巡查。长沙县、宁乡县、浏阳市、望城区文物管理局连续发通知要求各文博单位、文物保护领导小组、文物巡护员、守护员加强巡查,加强值守,如遇紧急情况妥善处理,并第一时间上报;设立24小时值班的防汛值班室;以局机关工作人员为主,组成应急队伍,实地查看灾情。

  一些文化文物部门同志克服艰险困难,舍小家保大家,奋不顾身地抢救保护国家文物和公共财产,确保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长沙县文物管理局支部书记成正凡带病坚守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宁乡县文物管理局书记王立明、安全专干贺祯在自家房屋进水受灾的情况下仍然投入到全县的抗洪救灾工作中。何叔衡故居守护员何胜不顾自家后山塌方,雨水泥土进入住宅,带领花甲之年的父亲,冒雨疏通何叔衡故居后山洪水,抢救展陈文物。

  【湘潭】

  面对连续暴雨和紧急汛情,湘潭市文物局紧急部署防汛抗灾工作,第一时间转发《湖南省文物局关于加强汛期文物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至各县(区),要求全市上下各级文博单位严防死守、确保文物安全。自6月26日起,湘潭市文物局迅速组织汛期文物安全专项紧急巡查,文物工作者连续多日冒着特大暴雨,爬上屋顶,登上小船,现场勘查,采取了一系列紧急防范措施。

  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五省会馆后殿,屋面出现严重漏雨进水。导致屋顶水箱存水下灌,室内情况紧急,湘潭市文物局长周智勇火速带领全局人员紧急调来潜水泵连续抽水排渍。同时顶着倾盆大雨疏通管网。最大限度减少了漏雨倒灌进水对古建筑的破坏。

  7月1日至2日,湘潭市文物局全体员工取消双休日休息,巡查湘江沿线各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加强对省保单位窑湾潭宝汽车站以及沿江风光带遭受洪水袭击的唐兴桥、李柳染堂、望衡亭、秋瑾故居等不可移动文物单位及文物点安全的紧急反复巡查,采取加固遮挡防冲击等紧急措施,确保文物安全,消除安全隐患。

  【益阳】

  6月30日开始,益阳安化县境内普降暴雨,大部分乡镇遭遇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境内溪河水位猛涨。县防汛指挥部启动了全县防讯Ⅱ级应急响应,资水沿线各乡镇启动Ⅰ级应急响应。水位的上升严重威胁着不可移动文物的安全,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安化县文旅广新局立即采取行动,全体取消双休,暂缓原定于7月1日举行的党员活动,设立防汛值班室,实行24小时值班,以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为主,抽调局机关相关同志组成应急队伍,分成三组奔赴文物现场指导协调防汛救灾,其中一组负责两处正在修缮施工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义桥和马渡桥工地,一组负责万里茶道申遗入选文物点,另外一组负责其它重要文物保护单位。

  应急队伍与文物所在地乡镇和村委会一起发动组织了200多名群众参加到保护文物的行动当中,及时处置突发险情,众志成城守护文物,抵御特大洪灾。

  【永州】

  7月1日晚23时,永州李达故居管理处接到防汛险情预警后,值班人员枕戈达旦,24小时轮岗值守。7月2日,李达故居管理处紧急动员全体干职工和附近村民抢险救灾,确保文物安全。2日8时,洪水即将进入故居台阶,全体工作人员与村民30余人迅速将一楼的所有文物和物品转移到村民家里和临时办公室。11时,洪水进入故居庭院,辅仁小学旧址陷入汪洋。下午13时,李达故居工作人员紧急催促并帮助群众从拆迁户临时过渡房中撤退,并转移了部分牲口,至14时30分将50余名拆迁户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到高处。16时,李达故居一楼进水1米多,人员全部撤出。

  【怀化】

  6月下旬以来,怀化溆浦县境内持续暴雨,导致溆水河陡涨,6月30日至7月1日,溆水河超警戒水位1.19米,7月1日凌晨,洪水漫进向警予故居,最高水位近1米,之后生平陈列、手迹陈列、铜像广场都陆续被洪水侵袭。灾前,溆浦县文物管理所高度重视,严正以待,根据以往抗洪经验,密切关注防汛动态,并制定抗灾方案、安排全天候轮流值守。接汛情通知后,迅速组织纪念馆工作人员连夜将文物、文物资料及陈展品安全转移,并及时疏散现场抢险人员和宿舍家属。灾情发生后,全体人员坚守,有序组织抢救排险,把损失降到最低。洪灾后积极组织抗灾自救,全力恢复正常秩序,做到无伤亡事故,无文物被损,安全度过了大汛期。

  此外,娄底、永州、岳阳、湘西州等部分受灾严重县市乡镇地区因交通受阻、通信不力等原因,救灾情况无法第一时间了解。各级文物干部们坚守一线,救灾、坚守、灾后恢复工作依然在持续,省文物局正抓紧统计各地陆续上报的灾情,将及时向国家文物局及省委、省政府报告,积极指导地方做好灾后文物保护修复工作。
文/湖南省文物局 刘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