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云”赏经典 湘博教育微课程|方罍之王——皿方罍

活动时间: 
2020-07-24 10:44
活动介绍: 
酌彼金罍、无与伦比,它拥有摄人心魄的气势,它是“外形与内涵”兼具的“神品”,更是中华文明和湖湘文化源远流长的绝佳见证,它便是方罍之王——皿方罍。


《湘博教育微课程》: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篇


第二季 第五课

方罍之王——皿方罍


教育员手记

文物名称:皿方罍

材质:青铜

年代:商代晚期

来源:1919年湖南省桃源县出土

尺寸:器盖高28.9厘米,器身高63.6厘米

大家好!我是湖南省博物馆教育员卜楠,今天为您讲述的是:方罍之王——皿方罍。

三千多年前,商人南下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中原礼器与本地信仰结合,发展出了具有湖南地域特征的青铜文化。湖南地区的青铜礼器大多沿用中原器型,其中酒器更为高大精美。

皿方罍是迄今所见最高大的方形罍,全器以云雷纹为地,并装饰有兽面纹、夔龙纹、凤鸟纹等,四面边角及各面中心共装饰八条突起的扉棱。整件器物集立雕、浮雕、线雕于一身,造型与装饰风格来源于商代宫殿和宗庙建筑,是中国商代晚期青铜铸造业鼎盛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这件皿方罍的拥有者是谁呢?我们可以通过它内部的铭文来追溯:器盖铸有“皿而全作父己尊彝”,器身铸有“皿作父己尊彝”。“皿”是族徽、“而全”是人名、“作父”是为父亲所作、“尊彝”是礼器统称,由此可知,这件青铜器是皿氏家族的而全为祭祀父亲而特意制作的礼器,体现了古人对宗室血脉的敬重之情。

仔细观察您会发现,器盖与器身的青铜色泽有所差异,这是如何造成的呢?古有“完璧归赵”,今有“完罍归湘”,皿方罍的器盖与器身曾经有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分离,经历了不一样的生命轨迹。

1919年在湖南桃源,一对父子在山坡上发现了皿方罍后,器身便被文物商人购买流失海外,从此器身和器盖分离。器盖于1956年移交至湖南省博物馆,而这件庞大的器身则先后辗转流离于上海、巴黎、大阪、东京、纽约、法国。在2001年,它第一次出现在拍卖会上,被一位法国收藏家以高价拍下,创下中国青铜器最高拍卖价格。直到2014年,它再次出现在纽约国际拍卖市场,湖南省委、省政府以及文博界、企业界、收藏界代表们组团赴纽约进行洽购,经过艰苦的谈判,终于在2014年3月19日达成洽购协议。

“身盖合一,完罍归湘”,完整的皿方罍被永久收藏在湖南省博物馆,再现了青铜重器的雄浑庄重,成为当之无愧的“方罍之王”。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

皿方罍的回归见证了我们日益增强的国宝守护意识,见证了我们民族的向心力,更见证了一个国力强盛的中国的底气与实力!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树立文化自信,守护国宝,传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