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博物馆进校园 | “汉风文化进校园”示范项目搭建馆校合作新桥梁
该项目由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指导,湖南省博物馆牵头,南京博物院、河北博物院、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南越王宫博物馆积极响应,作为项目合作单位共同执行。 3月30日上午9点,“汉风文化进校园”示范项目启动会在湖南省博物馆召开。 项目介绍
湖南省博物馆教育中心主任李茜子对项目的基本情况及进展进行了简要介绍。 “汉风文化进校园”示范项目旨在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教育工作,整合当前国内拥有优质汉风文化馆藏资源的各个博物馆,荟萃各馆的教育资源与成果,突破地域限制,面向校园做文博知识、优秀传统文化的输出。对于博物馆实现跨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具有重要意义。从去年11月项目成立以来,项目组已经完成了前期筹备、项目调研、内容框架设计、主题课程研发等工作。 经验分享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的李妍主任、南越王宫博物馆的章昀主任、南京博物院项目负责人高梦琛、河北博物院项目负责人王晓阳、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项目负责人何少伟分别介绍了各馆的基本情况以及各馆的社教项目、馆校合作开展情况。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的特色是社教场所包容开放、社教内容富含科技、社教活动互动有趣。南越王宫博物馆研发了“南越汉风文化节”等代表性社教项目、《乐游南越国》等馆校合作项目成果。南京博物院分享了“兄弟王——从满城汉墓到大云山汉墓”展览配套的教育活动、馆校合作课程,以及大云山汉墓的考古夏令营活动。河北博物院拥有“河博学堂”“河北传统文化艺术”等七大品牌项目、“快乐学堂进校园”“共建剪纸特色学校”等十大馆校合作项目。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以“探越学堂”为例,深入探讨了如何“让历史活起来”。 湖南省博物馆李茜子主任从“传统文化的不一般传播方式”等方面介绍了湖南省博物馆的代表性社教活动,并系统展示了湖南省博物馆的线上教育资源库、从“馆校合作的线上化探索”“深化资源研发,走出研学新路径”等方面介绍了馆校合作项目的开展情况。 研讨交流
研讨交流环节,项目专家顾问喻燕姣教授、王树金教授、李晓沙主任一致认为:“汉风文化进校园”示范项目是一个很好、很有意义的项目,项目各合作博物馆所拥有的汉墓资源,无论是在时代、地域还是墓主人身份、出土文物种类上都实现了优势互补,同时也对项目的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在进行课程研发时,要以点带面,不局限于本馆的馆藏资源。作为博物馆的教育项目,输出的知识点必须是准确的。课时主题应该逐渐丰富、充实完善,要有变化。专家顾问认为,也可以通过古今对比,联系当下,让“汉风文化进校园”示范项目更具有现实意义;同时还要思考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做接地气、有创意的教育活动,做当代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输出。 会议总结
最后,湖南省博物馆副馆长金樊对会议进行了总结。金馆长认为“汉风文化进校园”示范项目启动会议对于项目接下来的工作开展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顺利推进项目的运行。同时,金馆长提出几点补充意见:一是要扎实细致,把基础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要加强沟通与协调合作;三是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让“汉风文化”真正深入到每个人心中。 会议当天下午,与会嘉宾共同参观了湖南省博物馆“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详细了解了西汉初期长沙国的手工业发展水平,对项目的课程设计也有了新的思路。 相信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在项目各合作博物馆的通力协作之下,“汉风文化进校园”示范项目一定能通过设计汉风文化主题教育课程及配套实践活动,搭建汉风文化传播的馆校合作平台,引领青少年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更好地传承汉风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