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美食家们!湘博教育微课程之寻味湘博第二季开课啦!

活动时间: 
2021-08-04 15:35
活动介绍: 
2020年,一档色香味与知识并存的湘博教育微课程——“寻味湘博”强势发布,一经推出就收到了无数观(吃)众(货)的追捧。在第一季课程中,我们了解到了2000年前轪侯一家的饮食习惯与生活意趣,还跟着视频制作出了辛追夫人同款美食,好吃又好玩。2021年,“寻味湘博”再次推出了全新的系列,以湖南地域出土文物为基础,讲述湖南人的饮食生活与美食故事,继续带您领略湖湘大地的滋味与魅力。

第一课

潇湘沃土稻花香——甜而不腻的糖油粑粑

柔和的春风唤醒了酣睡一冬的土地,跳跃的雨水敲出耕作的序曲。在洞庭湖边的澧阳平原上,农民们握着似笔的犁,把梦想写进大地母亲的褶皱里,待到秋日送来金黄,笑着收获汗水浇灌的稻米。

按照米粒的形状与质量,人们将稻谷分为籼、粳、粘、糯几类。不同的品种,口味上也不尽相同。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用糯米做一道美食吧。

在“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展厅中,有这样一组毫不起眼的文物。通体全黑,没有瑰丽的造型,没有精美的纹饰,平均重量仅有0.03克,要是没有放大工具的辅助,人们甚至很难看清它们的庐山真面目。它们就是道县玉蟾岩遗址出土的古栽培稻标本。

这些其貌不扬的小种子在现代化设备的检测下,展露出了它们的真实面貌。从稻谷的个头来看,它们属于一种较大型的谷粒,既保持了普通野生稻谷的粒长,谷粒的宽度又逐渐增加,是一种介于普通野生水稻、籼稻、粳稻之间的人工栽培水稻。通过碳14等科技手段测定,小种子们已经有15000余岁了,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标本。

水稻是重要的农作物,为全世界二分之一以上的人口提供着食物的来源,同时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从我国发现的大量古稻遗存及遗址来看,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种植水稻了。经过统计,我国现有219处水稻遗址,其中出土稻谷(米)、稻壳等实物等遗址就有200处,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淮河流域等主要水源地区。在这些水稻遗存中,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中出土的古稻谷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古栽培稻,可见湖南人是最早尝试种植和培育稻谷的人群之一了。

在距今一万余年前,湖南地区气候舒适。玉蟾岩位于湘南道县盆地的北部,周边群山环绕,北风难进,南风易通,年平均温度达到18.5摄氏度,年降水量为1300-1900毫米。这种高温、多雨又四季分明的地理环境,特别适宜于各种动植物与人类的繁殖生存。

除了水稻以外,玉蟾岩遗址里还找到了大量动植物标本,以及人类用于狩猎、种植的生产工具。在出土的动物骸骨中,最引人瞩目的是鸟禽类的骨骼,种类达到20多种,这在我国早期史前遗址中十分少见。要捕捉到这些鸟类,需要人们进行大量的观察:哪些是候鸟?哪些是留鸟?它们有何生活习性?等等。能捕捉到20种以上的鸟禽,说明居住在玉蟾岩的先民们在观察力、分析力、判断力等方面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正是这种善于观察的能力,使得人们逐渐尝试对植物进行采集、使用和栽培,进而种植出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也就不足为奇了。

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

除了道县玉蟾岩外,距今9000-3000年前的澧阳平原上也有一群人,他们同玉蟾岩先民的生活方式一样,在狩猎、打渔的同时,开启了驯化水稻的漫长历程。彭头山、八十垱、城头山、鸡叫城、宋家岗等遗址的陆续发现,古栽培稻与稻田、栽培工具、陶器、灌溉设施、城址等遗迹、遗物的出土,构建出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湖南稻作文明发展序列。这些小小的种子,将神农拾穗的浪漫传说与严谨的考古成果缤纷交错在一起,为人类探索稻作农业起源、时间、地点及水稻演化历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展现出湖南人为创造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勇于探索的精神。

为了采集、种植、收割粮食,人类发明了许多农用工具,并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工具在制作工艺、实用性上不断提升。对比这三件器物,你觉得哪件工具更加锋利呢?

相对于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来说,新石器时代的居民在智力上逐渐开化,并开始磨制生产工具。他们用石铲、石锄、骨耜[sì]等工具翻土耕种,创造出石刀、石镰等工具用于收割,使用陶器进行盛装、烹饪、储藏,生产方式逐渐由渔猎转向耕种。

随着冶炼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掌握了铜的冶炼与制作,在夏商时期开始就出现了铜制农具,西周时期铜制农具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劳动生产中了,形成了石器与铜器并用的局面。

东周后,冶炼技术的提高使得铁器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相较于铜器而言,铁器更加锋利,更适合山地的开发。随着铁犁牛耕技术的不断发展,湖南地区的粮食产量不断提高。

这件东汉时期的粮仓模型是由滑石制作而成,颜色似玉,质地柔软;由顶和身两部分组成,可以拆卸;正面中部设置了一个可以开关的仓门,仓门一侧边框写有“万石仓”三字。它是一件用于陪葬的明器。在汉代事死如事生思想下,人们常以生前生活的建筑、用具为蓝本,制造出等比例缩小的明器用于陪葬。这件粮仓的出土,充分展示出当时仓廪充盈的社会景象,也论证了史书中对湖南粮食丰富的记载。

宋以后,湖南人不断开垦土地,修建梯田、围湖造田、兴修水利,官员下乡巡视劝农,引入越南占城稻、玉米等高产粮食作物,不断满足人口的饮食需求。到了清代康熙年间,湖南地区的粮食产量已经达到了数百万斤,不仅满足了本地人口的需要,还广销全国各地,年出口量达三万石,是名副其实的“湖南熟,天下足”了。

如今,湖南地区仍有一大群勤劳敬业的劳动人民,在不断创造着粮食种植的奇迹。袁隆平院士带领着他的团队,在湖南地区培养出了“杂交水稻”,使得年产量大幅提升,为世界人民解决了饥饿问题,他们是湖南人的先驱,是湖南人的骄傲。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从我们的祖先采集第一批野生水稻种子并播撒在土地上开始,从他们用几千年时间将野生稻培育成人工栽培稻开始,创新精神、奋斗精神、吃苦耐劳精神便印刻在湖南人的精神血脉中。

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从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开始,反对浪费——这是对食物的尊重,对农耕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对社会文明的尊重。让每一个人的努力汇聚成为动力,共建和谐社会,营造美好家园。

 

参考资料
1.公婷婷 《中国水稻起源》,《驯化及传播研究》 2017
2.刘志一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农业考古》 2003
3.张文绪 袁家荣 《湖南道县玉蟾岩古栽培稻的初步研究》,《作物学报》 1998
4.彭杨 《穿越千年的人类智慧——我国古代生产工具的发展历程》 2020
5.裴安平 《彭头山文化的稻作遗存与中国史前稻作农业再论》,《农业考古》 1998
6.丁晓蕾 王思明 庄桂平 《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保护利用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