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湘博讲坛·第14期】复活的木乃伊——“古埃及文物特展”诠释

时   间:2018年11月3日上午(9:30-11:30)
题   目:复活的木乃伊——“古埃及文物特展”诠释

内容简介:木乃伊,即“人工干尸”。古埃及人笃信人死后,其灵魂不会消亡,仍会依附在尸体或雕像上,所以,在很早的时候,把国王或大臣的尸体制成干尸即木乃伊保存下来。还有些动物被视作某位神灵的化身,或为了在死后永生为逝者做伴,抑或是给死者准备的食物而被制成木乃伊。“法老•诸神•木乃伊—古埃及文物特展”展出人类木乃伊2具,动物木乃伊11具。若这些木乃伊能回归原境复活,似可破译解开古埃及文明的神秘密码。让我们追随策展人穿越时空,来一次探寻古埃及文化的神秘之旅,并分享本展策展理念、相关文物故事、展览花絮。

主讲人:袁建平

主讲人简介:

袁建平,湖南省博物馆陈列部主任、研究馆员;湖南省考古学会常务理事、省博物馆学会陈列展览委员会副主任;“法老•诸神•木乃伊—古埃及文物特展”策展人。主要从事古代玉器、服饰的鉴定、研究、策展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多项。在《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上发表《论中国早期国家时期的邦国与方国》《酋邦不是早期国家》等论文数十篇;论文多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摘登、转载,获得过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主持、参与“走进皇家—大清宫廷珍宝展”“天地之中—河南文物珍品展”“凤舞九天—楚文化特展”“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等陈列展览数十个,其中多项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

讲座回顾:

湖南省博物馆联合意大利都灵埃及博物馆共同打造的“法老•诸神•木乃伊——古埃及文物特展”作为本馆引进的首个异域文明大展、文化盛宴,得到外方的高度评价,同行的充分肯定,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被誉为2018湖南的文化盛事。

自9月28日开展以来受到观众的追捧,已接待观众15万余人次;国庆黄金周7天接待观众71937人次,创本馆黄金周特别展览最高观众量;10月5日接待观众13142人次、票房29万余元,创本馆收费特展单日接待量新高、单日票房新高。本展精选世界第二大埃及文物博物馆——意大利都灵埃及博物馆藏144组、230余件古埃及文物,时间自古埃及前王朝时期至罗马帝国时期近4000余年。展览共分为三个单元——“尼罗之歌”、“多元信仰”和“不朽传奇”,分别聚焦于古埃及独特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和丧葬文化,以向国内观众展示埃及这片古老而神奇土地上文明的缩影,犹为了解古埃及历史、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开启一扇窗口,提供新的视野。

11月3日上午,我馆本展策展人、陈列部主任袁建平研究馆员/教授为公众带来湘博讲坛第14期——《复活的木乃伊——“古埃及文物特展”诠释》。湖南省博物馆业务人员以及志愿者、省内外文博界同行、高校师生、预约听众、社会各界文物爱好者300余人到场聆听。

木乃伊作为古埃及人神圣而庄重的遗体,被视为保留先人灵魂的容器。尤其是层层奢华棺椁覆盖的法老木乃伊,仿佛拥有某些神秘力量吸引我们去探索。袁教授讲座分为“从图坦卡蒙说起”、“木乃伊的前世今生”、“呆萌的动物木乃伊”、“科技手段助解木乃伊谜团”、“火爆的埃及文物展”五大部分,首先对木乃伊和相关文物进行了一些梳理,从最著名的图坦卡蒙的木乃伊说起,介绍了图坦卡蒙的生平、墓葬发掘、出土文物等情况,紧接该墓的发掘深入浅出的阐释了木乃伊。

木乃伊的制作有其悠久的历史,与古埃及人系统的生命哲学思想有关。古埃及人笃信人死后,其灵魂不会消亡,仍会依附在尸体或雕像上,所以将尸体制成木乃伊保存下来。当木乃伊制作完毕,人们就开始进行一系列复杂的丧葬仪式,以确保死者可以在来世复活并享受与现世并无二致的生活。袁主任在解释了古埃及人为什么要制作木乃伊后,详细介绍了如何制作木乃伊、古埃动物木乃伊、其他国家和地区发现的类似木乃伊的干尸,以及现代的科技手段助力木乃伊的解密。最后袁主任与观众分享了本次埃及展的策展理念、创意、展示内容和形式、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文物故事和展览花絮等。

“法老•诸神•木乃伊—古埃及文物特展”展出了2具人类木乃伊,11具动物木乃伊。袁主任以木乃伊为古埃及文化的切入点,系统地为观众梳理了木乃伊的历史发展、制作步骤、发掘情况等情况,受到听众的好评。还有专程从江西、湖北等外省来聆听讲座的观众。本展至12月5日结束,欢迎对古埃及文明感兴趣的观众前来我馆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