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湘博讲坛·第16期】古埃及人如何“艺术”他们的生活

时   间:2018年11月10日上午(9:30-11:30)
题   目:古埃及人如何“艺术”他们的生活?

内容简介:1、古埃及人眼里的家乡;2、古埃及人与神;3、古埃及人的日常生活;4、古埃及人与死亡;5、古埃及艺术:一个以人为核心的大叙事。

主讲人:黄咨玄

主讲人简介:

黄咨玄,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博士,广州市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研究员,国际埃及学家协会会员,美国埃及研究中心会员,研究方向是埃及古王国艺术、中国汉代艺术、比较美术史、视觉叙事、上古世界美术史、艺术与认知心理学、古两河流域艺术。

讲座回顾:

11月10日上午,湘博讲坛第16期在湖南省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本场讲座是我馆“法老·诸神·木乃伊——古埃及文物特展”的第4场讲座,我们邀请到的主讲人是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研究员黄咨玄。湖南省博物馆业务人员、预约听众、志愿者及文化爱好者共300余人到场聆听,报告厅内座无虚席。

黄老师以他独特的视角为观众提供了理解古埃及艺术的四个基本途径。

1、自然、人文环境:古埃及人生活在稳定的、有规律和安全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所以,在埃及独特的生态环境中形成了古埃及人二元对立分明的认知基础。他们擅长从大自然中观察出特定的现象。他们将环境所有元素打碎,依照他们的理解和需求重新组合,就是古埃及艺术内容的基础形式。

2、神祗信仰:浓厚的“宗教”氛围是古埃及文明的基调,神祗信仰赋形于生活的空白之处,即有官方的、上层的大系统信仰,又有民间的、下层的小系统信仰。他们共享的国家级守护神,但神祗之间的连接方式非共享。新王国时期,属于贵族、王室的大系统信仰传统逐渐往下渗透,与平民的个人宗教实践发生紧密结合。古埃及神祗往往具有大自然的造型和隐喻式的意义,其造型、能力或功能与大自然有直接的象形、会意、转借或形声关系。

3、日常生活:不同的社会阶层有着不同的生活体验和感知公共美感的氛围,不同的居住地也会造成审美经验的差异,不同的审美刺激反过来也会回报以不同程度的艺术制造。古埃及社会的审美动力和社会阶层有直接的关系。新的美感倾向往往从上层社会往下散播,这种动力的来源包括了新的材料、工艺技术、美术风格、工艺品款式、远程贸易或是生活实践模式。

4、生命哲学:厚葬显示古埃及人对死亡的重视,他们修建金字塔和地下墓窟、制作木乃伊和雕像、陪葬亡灵书和人俑等等,死亡文化是我们理解古埃及艺术最主要的材料。

从以上四点我们可以看出,古埃及艺术叙事的核心是人,神是人造出来回应无法直接解释的大自然现象或是命运问题,神依藉人的造型而出现。“人”的形象(神的形象是人形象的延伸)占据主要图像视域,并且是这些视域叙事的主要元素。

讲座结束,听众对古埃及的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黄老师的讲座引用大量的图片解读古埃及艺术,内容丰富,视角新颖、语言风趣,听众报以热烈的掌声。现场提问环节听众非常踊跃,黄老师耐心地为听众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