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湘博讲坛·第81期】升仙与镇墓:从马王堆帛画看汉代墓葬的两级世界

题目:升仙与镇墓:从马王堆帛画看汉代墓葬的两级世界
主讲人:霍巍
时间:2023年4月23日(周日)9:30—11:30
地点:湖南博物院学术报告厅(一楼)


主讲人简介 


霍巍,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考古学科召集人,四川省考古学会首任会长,现任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学院学术院长。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四川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称号。

 


 讲座回顾

长沙马王堆汉墓是20世纪世界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自发掘以来就受到了学界及历史、考古爱好者的关注,“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更是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游客前来参观。时逢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50周年之际,为了满足观众的深入观展需要,4月23日,湖南博物院特邀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学院学术院长,四川大学杰出教授霍巍带来题为“升仙与镇墓:从马王堆帛画看汉代墓葬的两级世界”的专题讲座。讲座由湖南博物院马王堆汉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主任喻燕姣主持。

讲座首先从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T形帛画讲起,霍巍介绍了马王堆汉墓一、三号墓两幅帛画出土时具体所在位置,随后借助文物高清图与线描图带领大家游览了帛画为逝者所勾勒的天上、人间、地下三个世界,并进一步对比了两幅帛画在画面内容上所呈现出的差异。霍巍指出,汉代逝者的身后事分为殡、丧、葬三个阶段,根据帛画所体现出的这些信息,帛画应当是贯穿全程的一件葬具。

紧接着,霍巍结合帛画中天上的部分针对性地解析分享了汉代的升仙思想。霍巍引用《山海经》《肥致碑》《论衡·道虚篇》等文献资料,厘清了从春秋战国时期至东汉晚期的升天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至晚在《淮南子》中,升天的过程已相当清晰。他还为观众补充了大量河南、陕西、川渝等地的考古资料,从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出,升天思想不光是对逝者的祝福,同时也给了生者以莫大的情感慰藉。其中,霍巍特别展示了四川博物院藏“摇钱树”文物高清图,为观众放大了文物造型细节,并指出,文物底座与侧枝刻画的都是西王母与升天过程等元素,由此他认为,该文物应当也是用以引导灵魂升天的。

随后,霍巍结合帛画中地下的部分,带领观众探讨汉代人对于地下世界的想象。他指出,《太平经》中所载“夫人死,魂神以归天,骨肉以付地腐涂”的魂神观念是汉代人处理两级世界的精神来源,而楚地是魂魄合一的故乡。在此基础上,霍巍结合天师道系统墓葬出土文物特点,分析至东汉时期,已出现生死异路的思想。

最后,霍巍总结道,马王堆汉墓是研究中国升仙思想的重要节点,以马王堆汉墓为代表的西汉初年的升仙思想,已深刻影响到了西汉中期乃至东汉晚期。同时通过马王堆汉墓不难看出,在西汉之际,中国南北方文化甚至中外的思想文化已经产生了交流,并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的特质。而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系列考古材料对于现有传世的文献资料起到了极为重要的补充作用。

讲座的结尾,霍巍就观众提问进行了回答。

整场讲座内容翔实而又条分缕析,为到场聆听者提供了一场文化盛宴。现场学术氛围浓郁,互动热烈而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