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湘博讲坛·第89期】行孝 崇水 细腻生活——湖湘文脉三条路

题目:行孝 崇水 细腻生活——湖湘文脉三条路
主讲人:颜新元
时间:2023年12月22日(周五)9:30—11:30
地点:湖南博物院学术报告厅(一楼)

主讲人简介

湖南省桃江县人,1952年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世界民俗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曾任《当代中国画》杂志主编,国家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中宣部“精典民间故事图画书奖”评委,美国华人第三届“华夏杯”绘画奖评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获国家文化部授予“民间美术工作开拓者”称号,从事民俗艺术收藏和研究工作五十年有余,对湖湘文化和湖湘艺术有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讲座回顾

湖南博物院“湖湘文化”展览系列之“亘古的祈愿——梅山文化圈雕塑与信仰”专题展已正式开展,湘博讲坛同期推出多位学者的系列讲座,分享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心得。12月22日,我们邀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世界民俗艺术研究所副所长颜新元带来题为“行孝 崇水 细腻生活——湖湘文脉三条路”的专题讲座。

讲座由湖南博物院党委副书记、研究员陈叙良主持。

主讲人颜新元是土生土长的湖南人,从事民俗艺术收藏和研究工作长达50余年,对湖湘文化和湖湘艺术有独到而深刻的见解,荣获国家文化部授予“民间美术工作开拓者”称号。颜新元多次高度评价了湖南博物院“亘古的祈愿——梅山文化圈雕塑与信仰”专题展的开创性与重要学术价值。他指出,中国的文博界通常容易忽视民间的活态传承,而湖南博物院创先意识到了民间文化的重要性并开始对其保护。同时,他也表示很高兴在讲座现场及展厅看到众多年轻观众,说明这一问题也受到了青年群体的关注。

此次讲座是颜新元数十年来对湖湘文脉感悟的精辟总结。讲座期间,他向观众展示了罕见的古代“民间活化石”图片资料,并就这些资料阐述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将看似无关的湖湘文物串联起来,并与不同的地域文化对比,带领观众感受奇妙又神秘的湖湘文化。

在第一部分,颜新元展示了大量湖南地区木雕的图片。为祖先制作雕像,是这一地区行孝的一个重要表现,这种做法与梅山文化核心出发区完全叠合。这些木雕大多形象简约概括,却又十分传神,犹如我们身旁现实生活中的人。目前所见木雕年代最早可追溯至宋明时期,说明早在宋明时期,中国已具有科学写实的雕像艺术风格,只是因为传播渠道的不通畅而降低了其知名度。

紧接着,颜新元谈到崇水的传统。湖南地区人民对于水的崇拜一则源于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须性,二则来自于人们对于水的恐惧,水灾是当地常态化的一种自然灾难。而龙则是一种象征着水的神物,故而在当地的刺绣、木雕中随处可见龙的形象,桃源地区出土的洗漱台上,通常就会装饰龙纹。随后,他讲到,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国宝级文物T形帛画上的龙,很可能也与此有关。
而细腻生活则是环境影响人性格的典范。颜新元通过分享其田野考察中的所见所闻,以生动的语言勾勒出湖南地区乡间平缓的生活节奏。他为现场观众吟唱了当地生活与祭祀仪式中的部分小调,勾起了现场观众心底细腻的生活感受。

他总结道:地理,物产,人种特性构成了特定的生活方式与情感模式。梅山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表现,更是当地人生活的真实反映。行孝表现为人品良善、为人厚道、坚忍、有感恩心,强化了生命与亲情意义;崇水表现为思维通达,热爱自然,反映了先民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细腻生活则表现为情感丰富,艺术天赋普遍偏高。

最后,颜新元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互动与交流,他严谨又谦逊的学术态度、丰富深厚的学术积累,生动幽默的学术表达多次赢得了现场的阵阵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