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湘博讲坛•第28期】解读良渚琮王

时  间:2019年6月23日上午(9:30-11:30)
题  目:解读良渚琮王

内容简介:成组玉礼器系统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距今5300-4300年良渚文明的主要特征,以琮、璧、钺和雕琢的神像为代表的玉器彰显了拥有者身份、等级和地位,反映了聚落等级和规模,体现了良渚社会的权力和信仰。作为良渚玉器重器的琮,良渚古城内反山王陵核心墓葬第十二号墓出土的98号琮,是迄今为止出土品质最佳、体量最大、雕琢最精美的大琮,堪称“琮王”。解读琮王的考古出土情景,解析琮王的结构和元素,探讨琮王的制作工艺,是系统了解良渚玉文明,乃至中华古玉文化的一把钥匙。

主讲人:方向明

主讲人简介:

方向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第五、第六届委员,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毕业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学专业。曾负责良渚庙前第五-六次(2000)、湖州昆山(2004-2005)、海宁小兜里(2009-2010)、桐庐方家洲(2010-2011)、安吉安乐第三次(2014-2015)、德清中初鸣(2017-2018)等重要遗址的发掘。负责或主要负责编写出版了《反山》《庙前》《昆山》《小兜里》等大型考古报告,主要负责编撰出版了《浙江考古新纪元》《崧泽之美》《浙北崧泽文化考古报告集》《崧泽文化学术研讨会文集》《权力与信仰》《良渚考古八十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七—十辑等,出版著作有《神人兽面的真相》《中国玉器通史·新石器时代》《良渚玉器线绘》,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

讲座回顾:

由湖南省博物馆联合全国22家文博单位举办的“根·魂——中华文明物语”特别展览于5.18国际博物馆日隆重开幕。此次展览最大的亮点在于突破传统的陈列模式,着力于解读方式,将每一件展出文物置于立体的时空当中,从展品的材质造型、社会功用、艺术演变脉络、社会影响等多个角度进行全方位解读。
走进“根·魂”展厅的第一空间,就能看见代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神人兽面纹玉琮”。由于这件玉琮在所见玉琮中是雕琢最精美、品质最佳、体量最大、拥有神徽最多的一件,所以被誉为“琮王”。展览从横向角度展示了该器物造型、使用功能等方面,从纵向角度梳理了古代玉琮造型变化、纹饰内涵的演变脉络,体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


6月23日湘博讲坛第28期邀请到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方向明研究员为我们详细解读这件良渚琮王。讲座由湖南省博物馆研究员喻燕姣主持,讲座当天有湖南省博物馆业务人员、博物馆界同行、预约听众、志愿者及文化爱好者约近300人到场聆听。

方老师从四个方面解读良渚琮王。第一,从琮的概念、现在出土时代最早的琮、良渚琮的基本要素、良渚琮的考古出土情景、良渚琮的发展和后续等方面对良渚琮作了简单的概述。第二,方老师讲述了这件琮王的考古出土情况,包括墓葬情况、出土位置、墓葬的其他出土物、与其他墓葬的比较以及墓主拥有玉琮的数量所代表的含义等几个方面。第三,方老师着重解析了琮王的结构和琮王上的元素所反映的观念与信仰。琮是由平面和立面组合而成的复杂几何体,有着旋转着的轴心,是当时宇宙观的微缩。琮王上的神像分为独立的神兽和复合的神人神兽像。神像和神鸟是太阳神和太阳鸟。这种琮式结构在其他玉器上也有所反映。第四,方老师分析了琮王制作的材料是透闪石软玉,制作上有切割、钻取、打磨、微雕等步骤,并从绘制的玉琮线图指出其制作者应该不止一人。
成组玉礼器系统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距今5300-4300年良渚文明的主要特征,以琮、璧、钺和雕琢的神像为代表的玉器彰显了拥有者身份、等级和地位,反映了聚落等级和规模,体现了良渚社会的权力和信仰。方老师以细致的观察、以精准的线描图,从独特的视角分析了这件琮王,为观众带来系统了解良渚玉文明,乃至中华古玉文化的一堂生动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