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湘博讲坛•第29期】问方鼎:青铜器的技与艺和朝与野

时  间:2019年6月29日上午(9:30-11:30)
题  目:问方鼎:青铜器的技与艺和朝与野

内容简介: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人类青铜时代最杰出的艺术作品和技术结晶,是华夏民族早期的物质精粹和精神象征,独一无二,无与伦比。本讲以商周青铜方鼎为对象,从方鼎的发生与发展、材料到工艺入手,结合其他文明的青铜器,一方面揭示早期中国的艺术与技术以及它们之间的相辅相成关系,另一方面据以讨论不同地域,尤其是王都与地方青铜方鼎的异同及其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认识早期中国青铜文化的统一性以及青铜技术与艺术的本质。

主讲人:苏荣誉

主讲人简介:

苏荣誉,陕西山阳人,早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学习铸造工程,后转而研究古代金属。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为该所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讲座回顾:

为配合“根·魂——中华文明物语”展览的需要,6月29日在湘博报告厅如期开讲,我们邀请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苏荣誉教授为观众带来湘博讲坛第29期。讲座当天有湖南省博物馆业务人员、博物馆界同行、预约听众、志愿者及文化爱好者约近300人到场聆听。

“根·魂——中华文明物语”展览展出的司母辛铜方鼎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铜方鼎出现于商代,多出土于贵族大墓。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人类青铜时代最杰出的艺术作品和技术结晶,是华夏民族早期的物质精粹和精神象征。
苏老师首先为大家解释了讲座题目的意义:“技”指的是制作方鼎的材料、技术、工艺、工匠;“艺”指的是方鼎的造型、纹饰、附饰、功能、使用、组合及铭文;“朝”指的是王,王权,王国以及皇亲贵胄、军功重臣;“野”与“朝”相对,指地方、民间,狄夷戎蛮等。
苏老师讲到商周青铜器无论是风格还是技术都举世无双,技、艺和谐而独特。它们具有特别的功能,具有高度文化认同和权力符号象征性。青铜器中各地出土的方鼎,虽然会有所不同,但朝、野总体上保持一致,体现了当时共同的价值取向或审美,这样的一致性表明器物流动性空间巨大。差异很可能出于工匠的个性或炫技,一致性所蕴含和体现的是同源性,甚至表现出生产上的垄断性。

此讲苏老师以商周青铜方鼎为对象,以方鼎的发展为脉络,从方鼎的发生与发展、材料到工艺入手,结合其他文明的青铜器,一方面揭示早期中国的艺术与技术以及它们之间的相辅相成关系,另一方面讨论了不同地域,尤其是王都与地方青铜方鼎的异同及其之间的关系,使观众进一步认识了早期中国青铜文化的统一性以及青铜技术与艺术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