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湘博讲坛•第31期】“汉代王侯墓考古”系列讲座第一讲:考古视野下的海昏侯刘贺

时   间:2019年8月25日上午(9:30-11:30)
题   目:考古视野下的海昏侯刘贺

长沙马王堆三座汉墓是20世纪震惊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出土3000多件各类珍贵文物,悉数入藏湖南省博物馆。新馆开馆之后,基本陈列“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荣获第十六届(2018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藉此新馆全面开馆,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湘博讲坛助力文博事业跨越式发展,依托湘博核心收藏,配合基本陈列,我们精心策划推出“汉代诸侯王、列侯墓考古与历史文化价值”系列讲座,邀请相关考古专家、资深研究员,分别就江西汉代海昏侯墓、徐州汉代楚王陵墓、汉代长沙国王室墓、广州西汉南越王墓、河北满城汉墓、江苏盱眙大云山江都王刘非墓、江苏高邮广陵王墓、河南永城西汉梁国王陵等十余座汉墓,开坛讲学,以期共襄文化盛宴,为专业人员及广大社会公众带来精品讲座。

首批专家讲座信息如下:

8月25日:考古视野下的海昏侯刘贺,主讲人杨军(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海昏侯汉墓考古领队);
9月21日:徐州汉代楚王陵墓,主讲人李银德(徐州博物馆研究馆员、原馆长)
11月16日:广州西汉南越王墓,主讲人黄淼章(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原广州市考古队队长)
11月23日:汉代长沙国王室墓,主讲人何旭红(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馆员)
11月30日:河北满城汉墓,主讲人范德伟(河北博物院展览中心主任,研究馆员)
12月7日:江苏盱眙大云山江都王墓,主讲人李则斌(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馆员)
详细信息请留意湘博讲坛预约公告。

内容简介:

在江西省南昌市北面大约40多公里的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老裘村民小组东北约500米的墎墩山上,有一位经历曲折、充满谜团的王族已在这里长眠了2000多年。2011年至今,历时8年时间的海昏侯墓考古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一流的考古,一流的保护,一流的展示”的要求进行,共勘探约400万平方米,发掘约1万平方米,并通过种种证据最终证明这座墓的墓主就是西汉时期第一代海昏侯刘贺,他曾经是西汉历史上第九个皇帝和第二代昌邑王。

考古发现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真实、完整地展现了海昏侯国国都、历代海昏侯墓园、贵族和平民墓地的空间布局。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墓园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内涵最丰富的西汉列侯墓园。海昏侯刘贺墓不仅是目前中国考古发掘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出土文物最多的汉代列侯墓葬,而且也是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发现的唯一带有真车马陪葬坑的墓葬。迄今已出土的1万余件(套)文物,形象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等级贵族的奢华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其中数千枚竹简和近百版木牍使多种古代文献二千年后重现,是我国简牍发现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发现。大量工艺精湛的玉器、错金银、包金、鎏金铜器,图案精美的漆器,显示出西汉时期手工业高超的工艺水平。重达115公斤的金器、数十吨重的铜钱、成套编钟、诸多带有文字铭记的漆器和铜器,反映了西汉时期的籍田、酎金、食官、赙赠、乐悬、舞列、车輿、出行等制度。

考古发现见证了刘贺传奇人生,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与文献记载不完全相同的海昏侯。 

主讲人:杨军

主讲人简介:

杨军,198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考古系,现为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从事田野考古发掘与研究30多年。参加中美合作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发掘;主持景德镇湖田窑址A、B、C、I、J、K、L区发掘,主持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南昌火车站东晋墓、德安北宋壁画墓和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发掘。其中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获2002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六大考古发现和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三等奖,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获2015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六大考古发现和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二等奖,南昌火车站东晋墓、德安北宋壁画墓入选2006年国家文物局重要考古发现。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十篇。

湖南省博物馆新馆依托馆藏所做的基本陈列“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荣获第十六届(2018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为配合这一基本陈列,科研办精心策划推出“汉代诸侯王、列侯墓考古与历史文化价值”系列讲座,将会陆续邀请相关考古专家、资深研究员,就江西汉代海昏侯墓、徐州汉代楚王陵墓、汉代长沙国王室墓、广州西汉南越王墓、河北满城汉墓、江苏盱眙大云山江都王刘非墓、江苏高邮广陵王墓、河南永城西汉梁国王陵等十余座汉墓,开坛讲学,以期让观众对汉代诸侯王、列侯墓葬、汉代贵族生活、汉代丧葬习俗有系统认识。
8月25日,湘博讲坛“汉代诸侯王、列侯墓考古与历史文化价值”系列讲座第一场,邀请到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杨军为观众带来题为“考古视野下的海昏侯刘贺”的讲座。讲座由湖南省博物馆研究员、科研办主任喻燕姣主持,讲座当天有湖南省博物馆业务人员、博物馆界同行、预约听众、志愿者及文化爱好者约350人到场聆听。

杨老师介绍2011年至今,历时6年的海昏侯墓考古工作,通过种种证据证明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墓主人为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杨老师首先为观众介绍了海昏侯墓的发现和保护性发掘的情况,以及史书上记载的刘贺袭爵为王、拥立为帝、废黜帝位、改封海昏、削邑去世的传奇人生。

在考古视野下,以紫金城城址、历代海昏侯墓园、贵族和平民墓地等为核心的海昏侯国一系列重要遗存及其空间布局,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遗址单元,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较大、保存较好、内涵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不仅是目前我国考古发掘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出土文物最多、拥有祭祀遗存的汉代列侯墓葬,而且也是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发现的唯一带有真车马陪葬坑的墓葬;其墓葬本体规模宏大,椁室设计严密、结构复杂、功能清晰明确,对于研究、认识西汉列侯墓园的园寝制度、等级葬制提供了难得的资料。考古发现见证了刘贺传奇人生,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与文献记载不完全相同的海昏侯。
接着,杨老师为观众详细解读了五色炫曜的海昏侯墓文物,如:竹简、木牍、金器、玉器、青铜器、漆器、陶器、孔子镜屏等。数千枚竹简和近百版木牍的出土,使多种古代文献二千年后重现,是我国简牍发现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发现。重达115公斤的金器、数十吨重的铜钱、成套编钟、诸多带有文字铭记的漆器和铜器,反映了西汉时期的籍田、酎金、食官、赙赠、乐悬、舞列、车輿、出行等制度。海昏侯墓迄今已出土的1万余件文物,形象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等级贵族的生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大量工艺精湛的玉器,错金银、包金、鎏金铜器,图案精美的漆器,显示出西汉时期手工业高超的工艺水平。

最后,杨老师为大家介绍了海昏侯墓的考古在考古发掘、文物的现场保护、考虑展示利用、新技术运用上的全新理念。比如:X射线荧光、拉曼光谱、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更好地了解器物成分及病害机理等信息。全新理念让历时8年的海昏侯墓考古工作,一直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一流的考古,一流的保护,一流的展示”的要求进行,取得了很多的成果。
讲座结束,观众为杨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这场风趣幽默、内容丰富的讲座报以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