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湘博讲坛•第8期】丝绸之路上的跨文化文艺复兴——安布罗乔•洛伦采蒂《好政府的寓言》与楼璹《耕织图》再研究

时  间:2018年3月24日上午(9:30-11-30)
题  目:丝绸之路上的跨文化文艺复兴——安布罗乔•洛伦采蒂《好政府的寓言》与楼璹《耕织图》再研究

内容简介:本讲座指出西方主流文艺复兴艺术研究存在的两个成见,一方面过于强调图像的政治寓意而忽视了图像表象的自身逻辑,另一方面则坚持西方中心主义,把文艺复兴解读为西方古典的复兴。在此基础上,讲座对意大利锡耶纳画派代表人物安布罗乔·洛伦采蒂的主要作品《好政府的寓言》进行了全新的研究,揭示出它与中国南宋楼璹《耕织图》及其元代摹本在具体细节和构图上的全面联系,用大量微观和细腻的图像分析,把它还原到蒙元时期欧亚大陆的广阔背景下,讲述一个发生在丝绸之路上的文艺复兴的新故事。

《好政府的寓言》(局部)
1338—1339
安布罗乔•洛伦采蒂
原画绘于意大利锡耶纳市政厅

《耕稼图》(局部)  
元代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主讲人:李军

主讲人简介

李军,艺术史研究者,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哈佛大学艺术史与建筑系访问学者,哈佛大学文艺复兴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客座教授。

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96-2013年间,分别在巴黎国际艺术城、法国国家遗产学院、巴黎第一大学、哈佛大学本部和哈佛大学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从事文化遗产和跨文化、跨媒介艺术史研究。2014年任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客座教授。

已出版多部专著,如《“家”的寓言——中国当代文艺的身份与性别》《希腊艺术与希腊精神》《出生前的踌躇——卡夫卡新解》《可视的艺术史——从教堂到博物馆》,译著《宗教艺术论》、《拉斐尔的异象灵见》,学术自选集《穿越理论与历史——李军自选集》等。

讲座回顾:

2018年3月24日上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本次特展主策展人李军教授在湖南省博物馆学术报告厅,面向广大观众进行《丝绸之路上的跨文化文艺复兴——安布罗乔•洛伦采蒂<好政府的寓言>与楼璹<耕织图>再研究》讲座。本次特展策展人湖南省博物馆副馆长陈叙良主持讲座。

“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展于2017年1月27日面向广大观众推出,本次展览汇聚来自国内外48家博物馆、图书馆等机构近250件艺术精品,以多元文化的视野和全新的策展理念,为观众讲述一段源远流长的中意文化交流故事。李军教授从安布罗乔•洛伦采蒂《好政府的寓言》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忽哥赤本《耕稼图》(楼璹《耕织图》元摹本)两件作品入手,从两件作品的构图、内容、图像意义等角度对“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13-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的跨文化交流”展进行解读。

展览海报

李军教授从安布罗乔•洛伦采蒂《好政府的寓言》与《耕稼图》持穗的人物开篇,回顾了前人学者对《好政府的寓言》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讲座对意大利锡耶纳画派代表人物安布罗乔•洛伦采蒂的主要作品《好政府的寓言》进行了全新的研究,揭示出它与中国南宋楼璹《耕织图》及其元代摹本在具体细节和构图上的全面联系,用大量微观和细腻的图像分析,把它还原到蒙元时期欧亚大陆的广阔背景下,讲述一个发生在丝绸之路上的文艺复兴的新故事。

讲坛现场

李军教授

安布罗乔•洛伦采蒂《好政府的寓言》在意大利锡耶纳现市政厅的九人厅内,一共由三幅壁画组成。现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耕稼图》(忽哥赤本)属于中国风俗绘画的一种类型,楼璹的《耕织图》是其源头。这一类绘画有一个稳定的内核,即传统士大夫立足于“男耕女织”的世俗生活而建构理想社会的政治寓意。

值得注意的是,两幅作品均出现了持穗的场面。

李军教授经过研究发现,西方关于持穗的场面在《好政府的寓言》之前,均为一人或两人劳作,未出现四人持穗的构图;而在中国的多幅作品中,均发现了四人持穗的场景。《好政府的寓言》中持穗细节延续了楼璹的《耕织图》及其摹本的构图以及基本元素,其构图与《耕织图》构成镜像关系,虽然在原有的图式基础上形成了新的构图,但仍然沿用了原本的图式形态。李军教授由此提出,《好政府的寓言》可能受中国《耕织图》此类风俗画的启发。

《好政府的寓言》和《耕织图》打谷细节

展厅中的《耕织图》与相关说明

回到壁画本身,李军教授对《好政府的寓言》三幅壁画每个部分进行了完整的解读,并回顾三位西方学者对壁画含义的解读,指出西方主流文艺复兴艺术研究存在的两个成见,一方面过于强调图像的政治寓意而忽视了图像表象的自身逻辑,另一方面则坚持西方中心主义,把文艺复兴解读为西方古典的复兴。

历史上对《好政府的寓言》壁画中心思想和人物有不同看法。在14-18世纪,壁画的标题为《和平与战争》,而非现在的《好政府的寓言》。从构图出发,发现在整个矩形画面中心的是和平女神,而非一些人们认为的统治者;而画面内部的构图,也将整个中心集中在了白衣的和平女神身上。

《好政府的寓言》部分细节

《好政府的寓言》中,城市里画面中心的九个舞者是学者讨论的主要问题之一。昆丁•斯金纳(Quentin Skinner)认为,九个舞者为男性,而非大部分学者认为的少女。而丝绸服饰上的“奇怪装饰”:蠕虫和飞蛾图案,象征着沮丧和忧愁;舞者的舞蹈,借助一种古代晚期叫“tripudium”(欢乐)即旋转三次的舞蹈,用 “欢乐”战胜沮丧和忧愁。

九个舞者

细致分析九个舞者三角构图,李军教授提出了对三个舞者新的解读。九个舞者中有三个中心舞者,他们的衣服上均有不同图案:蠕虫、虫茧与蜻蜓。结合中世纪一种方济各会异端的宗教思想,李军教授认为蠕虫、虫茧与蜻蜓可能象征“三位一体”。而九位舞者的站位与动作,则可能象征着告别旧约时代,处于新约时代的人们对于圣灵时代的向往。

《舞蹈》细节:《蠕虫》

《舞蹈》细节:《飞蛾》

《舞蹈》细节:《虫茧》

李军教授指出,前面的讲座内容论证了九人厅中东墙乡村部分的图像,对于楼璹的《耕织图》及其摹本的《耕图》部分的图式从局部到整体的借鉴、挪用与改造。当把眼光转向《织图》部分,就会惊奇的发现,《织图》正好详细描述了丝绸产生的过程,其中养蚕、结茧、化蛾、产卵,再到缫丝和纺织的图像序列,都得到了历历分明的描绘。如果说洛伦采蒂受到楼璹《耕图》图式的影响是真的,那么,受到《织图》的影响,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随着丝绸之路到来的《耕织图》和丝绸,成为这一从东向西的文化旅程的物质载体。《耕织图》在最初创作呈进皇帝之时,就蕴含了对男耕女织,休养生息的善政的理想,所谓“好政府的寓言”,难道不正是《耕织图》所依据的中国古典观念——《尚书》所谓“善政”在欧亚大陆西陲强劲的回响吗?

讲座结束后,博物馆爱好者提出了具有深度的问题,李军教授回答了观众提问,与观众展开了有意义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