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湘博讲坛 第115期 湖南人与湖湘精神
题目:湖南人与湖湘精神
时间:2025年9月20日(周六) 18:00—20:00
地点:湖南博物院学术报告厅(一楼)
主讲人:周秋光
主讲人简介
周秋光,湖湘文化研究会会长,湖南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政协原常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原参事、长沙市政协原副主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慈善通史》、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湖南近代社会史论》等国家级项目15项。出版独著、合著、主编学术著作《中国慈善通史》(8卷)《熊希龄集》(3卷、8卷)等计29种。研究社会史与湖湘文化的知名学者、中国慈善研究领域的重要开拓者和领军人物,入选新中国70周年百名湖湘人物榜单,获评第八届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
讲座回顾
9月20日晚,湖南博物院“湘超之夜”首场学术讲座正式举行,本场讲座邀请湖南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湖湘文化研究会会长周秋光主讲。他以“湖南人与湖湘精神”为题,从古代湖湘文化、近代湖南人、现代湖湘文化与湖湘精神四个部分,系统梳理了湖湘文化的历史脉络,深入阐释湖湘精神时代价值。
讲座第一部分,周秋光梳理了古代湖湘文化的发展脉络。古代湖湘文化生长于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缺乏区域发展的中心,早期较为古老、闭塞;到了中唐时期,湖南获得了两次建立区域中心的机遇,湖湘文化出现“破天荒”的改观;到了宋代,区域中心建制完成,大量移民的迁入,经济地位不断上涨,同时湖南教育兴盛,两湖乡试分闱,湖湘士人走出湖南,走向全国舞台,到明清时期,湖湘文化已得到空前发展。
紧接着,周秋光以近代湖南人才群体的崛起为切入点,剖析经世派、湘军、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无产阶级革命派这5个人才群体,并分析近代湖南人才兴起的四大成因:一是湖南由闭塞走向开放的地理环境变迁,创造了客观条件;二是湖湘文化的历史传承,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精神养料;三是特殊的历史条件与动荡的社会局势,为近代湖南人才的兴起提供了机遇;四是湘籍人才之间的相互帮带、扶植和举荐形成人才链,是造成近代湖南人才群体出现的重要手段。
第三部分“现代湖湘文化”是周秋光近年的新成果。现代湖湘文化是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现当代社会背景下,湖南省及其所属地域所孕育和发展起来的文化现象。他回顾了湖南各个时期文化事业的发展历程,列举出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产业,以及在新时代新征程下,湖湘现代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讲座最后一部分,周秋光讲述“湖湘精神”这一核心命题。所谓“湖湘精神”,乃湖湘文化精神。湖湘文化有三大个性特征,一是湖湘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绵延传承,有一种明显的连续性,文化中的政治意识极为强烈;二是湖湘文化中的爱国主义传统尤为突出,激励一代又一代三湘儿女奋发图强,报效祖国;三是湖湘文化中蕴藏着一种博采众家的开放精神与敢为天下先的独立奋斗与创新精神。同时,他总结了湖南人历史发展的局限,让观众可以理性地认识和了解哪些是需要发掘和弘扬的,哪些是需要克服和改造的。最后,他总结湖南精神为:勤勉质朴、务实笃行,内圣外王、经世致用,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变通包容、开拓创新。
整场讲演贯通古今,逻辑严密,史料翔实,既有思想深度,又富情感温度,现场听众阵阵掌声,“湘超之夜·湘博讲坛”系列活动迎来开门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