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曆史

美國自然曆史博物館曆史

1869年4月,哈佛大學動物學家路易斯•阿加西的學生阿爾伯特•史密斯•比克莫爾提議在紐約城建立一所自然曆史類的博物館。在小威廉•道奇、老西奧多•羅斯福、約瑟夫•喬特等人的資助下,紐約州州長約翰•辛普森•哈弗曼簽署了建立自然曆史博物館的法案,舉世聞名的美國自然曆史博物館就此成立。

                                                                             最初位于中央公園阿森納區的美國自然曆史博物館

在博物館的第一任館長約翰•大衛•沃爾夫的帶領下,1871年博物館最初建于中央公園的阿森納區。次年,羅伯特•斯圖爾特就任館長後,原有建築已經不能滿足自身的發展需要,于是博物館決定在西77街和81街之間的一塊空地建造新的大樓,與中央公園隔街相對。

自然曆史博物館的發展得到了曆任美國總統的重視。1874年時任美國總統的尤利塞斯•格蘭特參加了位于77街的自然曆史博物館新大樓的奠基儀式。三年後,新一任的美國總統拉塞福德•海斯為博物館的新大樓舉辦了盛大的開幕典禮。

                                                              1877年美國總統拉塞福德•海斯出席自然曆史博物館開幕式時的盛況

                                                                                                    搬遷後的自然曆史博物館

                                                                                                      新建的博物館大樓

19世紀80年代開始,在當時的館長莫裡斯•傑瑟普帶領下,博物館進入了一個長達半個世紀的探索黃金期。在這期間,博物館參與了包括北極探險、西伯利亞地區探索、遊曆外蒙古及大戈壁、穿越密集的剛果叢林等各項活動。

                                                                                      博物館專家們早期開展了大量的戶外考察

1896年,西北海岸印第安館在新大樓一層開展。到了1908年亨利•費爾菲爾德•奧斯本上任館長後,在任期内又增設了非洲哺乳動物館、第一個主要哺乳動物栖息地複原場景大廳——南亞館等。之後,博物館規模漸漸擴大,相繼建立了海洋生活館、海登天文館、西奧多•羅斯福紀念廳、人與自然館、北美哺乳動物館、愛斯基摩人館、靈長類動物館、非洲人種館等數十個展廳及機構。

                                                                                                1969年重新翻新後的海洋生活館

                                                                                                 充滿曆史感的博物館大樓

值得一提的是,1904年應邀參加聖路易斯世博會的中國皇室成員溥儀也曾經到紐約參觀了自然曆史博物館。當他看到博物館中巨大的加州紅杉樹時,不禁開懷大笑,顯然他沒有想到竟然有這樣的森林怪物存在。此外,他還對另一處懸挂在天花闆上的巨大章魚也驚訝不已:“我們中國也有這東西,隻是沒這麼大,我們吃章魚,但這麼大的家夥一餐可吃不了。”參觀結束後,溥儀指示中國駐美國公使梁誠,待展會結束把中國展品的一部分捐獻給該館。

                                                                                           出席1904年聖路易斯世博會的溥儀

自然曆史博物館的一些早期收藏品為私人捐贈。之後,博物館的國際科考隊伍也為其帶回不少收藏品。還有一些則是從那些因種種原因而無法繼續運營的小博物館中購得。20世紀70年代,自然曆史博物館所擁有标本就達到了兩千萬件,其中軟體動物兩百多萬件、魚類近五十萬件、鳥類達一百萬件以上,古生物和人類學的收藏在世界各博物館中占居首位。除采自美國境内的标本外,南美洲、非洲、歐洲、亞洲、澳洲的代表性标本也都有收藏,其中從中國搜集去的标本有福建的現代動物、四川更新世化石、雲南第四紀化石、長江中遊的石器,還有蒙古等地的恐龍、哺乳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化石等等。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美國自然曆史博物館館藏達到三千多萬件,成為舉世聞名的博物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