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叶仲三款荷塘游鱼纹内画鼻烟壶

高5.2厘米,底径2厘米,上口径1.9厘米

1959年从湖南省文管会接收入藏

该壶二件,为一对。器身为罐形,其上所绘的莲花、游鱼等,是环绕瓶面而绘的通景作品,画面整体灵动和谐,用色鲜艳。画面水塘中,莲花亭亭玉立,游鱼在莲花与水草间或觅食或嬉戏。在莲花的描绘上,画家用深浅不一的颜色表现出了光照的效果,莲叶的叶脉也是描绘得清晰细致,柔韧感极佳;莲花根茎部分的绒刺更是描绘得根根可见,如此细腻的画工,可见得画家高超的技巧;在瓶底部分,绘有嬉戏的黑红二色金鱼各一只,使得画面更加饱满自然。瓶体一面上方有“丙午腊月 叶仲三 作 印(白文椭圆印)”,“丙午腊月”是1906年的腊月。另外,“莲”与“年”谐音,用莲花配搭游鱼,有“年年有余”之寓意。

叶仲三(1869——1945),堂号“杏林斋”,是清末著名的内画大师,与周乐元、马少宣并列为北京画派代表人物。叶仲三画山水、花鸟均受周乐元影响,但其别创的,主要取自《三国志》、《聊斋》、《红楼梦》等书中插图的故事人物题材,使其建立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关于叶仲三内画故事人物的特征,叶派弟子,冀派内画艺术创始人王习三如此描述:“线描古拙雄浑、色彩对比强烈,人物头脸始终用‘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口一点’的手法,尤其是眼和口的表现极有特色”。

大致而言,叶仲三绘画题材广泛,色彩感较强,生活气息浓厚,有别于周乐元的古朴和马少宣的雅致,以雅俗共赏著称于世,加之叶仲三创作年期长,弟子众多,所以对于内画工艺的影响非常深远,被誉为晚清内画四大家之一。

深入探索

一.鼻烟壶的产生

鼻烟自明末由欧洲传教士传人中国,至清代,吸闻鼻烟的习俗在社会上流传开来,上至皇室,下到百姓,对鼻烟都极为推崇,成为当时的时尚。由此,用以盛放鼻烟的专门器具鼻烟壶应运而生。最初,鼻烟壶只是单纯的实用器皿,由于初期传入的西式鼻烟盒打开后容易受潮和走味,中国的工匠根据明式敛口的小药瓶加以改良制成,至18世纪,鼻烟壶的制作开始由单纯的实用性转变为实用、艺术性并重,历经康乾盛世后,鼻烟壶无论在质料、造型及装饰工艺各方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二、鼻烟壶的形状、材质及装饰

鼻烟壶多为宽腹小口,为便于携带及随时把玩欣赏,故体积稍小,大者八九公分,小者只有三四公分。虽小不盈握,但鼻烟壶的选材制作和装饰手法却千变万化。

鼻烟壶的选材用料品种繁多,颇为考究,主要有水晶、玉石、玛瑙、玻璃、珐琅、象牙、珊瑚、竹、木等。鼻烟壶的产地主要分布在北京、广州、辽宁、西藏、内蒙古等地,其制作工艺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由素面到加彩、加雕;加工工艺有浮雕、阴刻、阳刻、套色、内画;图案有山水、人物、动物、书法、花卉、历史传说、典故、戏曲;壶的造型变化多端,除了基本的圆扁壶式外,还有茄子式、葫芦式、佛手式等。可以说,小小的鼻烟壶,集历代文化艺术精华于一身,达到了精、妙、奇三者完美结合。

匏制葫芦形鼻烟壶 清  故宫博物院藏

三、内画鼻烟壶的制作工艺

内画鼻烟壶是料器制作、制壶工艺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融为一体的艺术品。制作手法是选用透明或半透明的玻璃、水晶(已知有少量用玛瑙的)作胎,然后在经过磨砂(串膛)处理的内壁内,用特制的顶部弯曲的竹笔,或再在竹笔上部绑上狼毫,从细小的壶口伸入壶内,反手作画。

四、内画鼻烟壶出现的传说

乾隆末年,一位地方上的小官吏进京办事,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希望以正常途径得到办理。由于朝廷官员办事效率低,也没有进行贿赂,尽管等了很长时间但他的事仍一拖再拖。地方小官吏钱粮耗尽,无奈的寄宿在京城的一所寺庙里,他嗜好鼻烟成癖,当玻璃鼻烟壶中的鼻烟用尽时,他便用烟签去掏挖壶壁上粘有的鼻烟,在内壁上形成许多的划痕,这个鼻烟壶让一个有心机和尚看见,这和尚通过实验,用竹签烤弯削出尖头,蘸上墨在透明的鼻烟壶的内壁上画上图画,这种奇特的画就诞生了。

相关评论

1、倪如荣:《珍稀的玻璃胎珐琅彩鼻烟壶》,《紫禁城》,1991年04期

2、赵敏:《玲珑稀巧物:解读鼻烟壶时代特征》,《艺术市场》,2012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