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清末湘绣白缎地“牧童骑牛”斗方

清末

纵41厘米,横32厘米

湘绣“牧童骑牛”斗方为白缎地,是由杨世焯绘稿,著名绣工杨佩珍施绣而成的早期湘绣作品。斗方画面构图以牧童为中心,将牛、燕子、垂柳、洲渚贯串起来,左上角杨世焯所题诗句“野塘牛涉水,柳坞燕啣泥”揭示画面主题。绣品主要运用参针、平针、松针、旋毛针和接针等针法绣制,用线既匀且薄,选色清新淡雅,浓淡得宜,绣工精湛,是湘绣中的上乘之作,亦是湘绣初创时期的代表作。

杨世焯(1843-1911),字季棠,一作继棠,湖南宁乡人,是清末著名湘绣画师。杨世焯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攻书,能诗善词,并承先辈水墨画衣钵,工翎毛走兽,肖像人物,有一定文化修养,虽如此,杨世焯无意于仕途,青年时期到江浙一带游览,拜师交友,观摩书画名作,眼界大开。中年回归乡里后,长期深入绣坊,并将刺绣与绘画结合,同时开馆授业,设刺绣、绘画、雕刻三科,由他亲自把教,广收门徒,有教无类,一时来学艺者甚多,湘绣早期优秀艺师肖咏霞、杨厚生、杨佩珍等都由他培养出来的,此举极大的促进了湘绣业的发展。

杨佩珍,杨世焯的堂孙女,18岁起便从杨世焯学习刺绣,是湘绣早期著名的绣工。1933年,她所刺绣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肖像,惟妙惟肖,曾赴美国芝加哥参加百年进步博览会,会上尤其引人注目。博览会结束之后,该件作品被当作礼品,由时任湖南省主席的何键以个人名义赠送给总统罗斯福,轰动了美国朝野。该肖像作品现被美国芝加哥亚历山大博物馆收藏。

 (余斌霞/文)

深入探索

从早期湘绣文物看清末民初湘绣业的特点 

湘绣是以长沙为中心的湖南刺绣品的总称。湘绣最初发源于长沙地区的一些家庭妇女作业。它是在湖南民间刺绣的基础上,吸收和融化其它绣种的优点,逐步演变发展而现成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著名刺绣体系。清末民国时期,湘绣名师画匠辈出,是湘绣发展的重要时期,出现了湘绣业上的第一个繁荣阶段。这一时期的湘绣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从单纯模仿其它名绣到自成体系,成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

刺绣是很早就流传在我国民间的一种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美术工艺品种。我国的民间刺绣工艺,萌芽于商周时期,在秦汉以后即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精美刺绣表明了这一点。到了明、清两代,由于工艺技术的革新与提高,在我国逐渐形成了几种具有不同风格的刺绣体系,较为著名的有江苏的顾绣(又名苏绣)和广东的粤绣。

马王堆绣品

湘绣是在湖南民间刺绣的基础上,吸取和融化顾绣和粤绣的长处而形成的一种刺绣品种。“湘绣”一词在同治以后才始见称于世。湖南民间很早就能够刺绣,根据清嘉庆庚午(1810年)的《长沙县志》及光绪丁丑(1877年)的《善化县志》记载,当时长沙地区的妇女普遍从事刺绣作业。但此时的刺绣,只限于自绣自用。除了一部分大户家庭的"大家闺秀"以刺绣来消磨时光和炫耀豪华外,一般的贫苦妇女大都惯于利用农闲季节或劳动余暇,绣制一些实用美观的物品如鞋面、枕头、手帕、小孩兜肚、帐帘等来美化生活。这些作品,内容朴素,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直到光绪末年,湖南的民间刺绣才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刺绣工艺系统。湘绣作为一种独特体系,形成为具有独立风格的普遍性工艺,是在清朝末年。

二、清末民国时期,湘绣名师画匠辈出并密切合作,促进了这一时期湘绣业的发展

湘绣成为一种具有独立风格和浓厚地方色彩的手工艺跻身我国四大名绣,成为蜚声中外的名品,与这一时期以魏氏、杨世焯、杨佩珍为代表的刺绣名师和绣稿名匠辈出并密切合作分不开。

丁佩在《绣谱》中称刺绣是"以针为笔,以纤素为纸,以丝绒为颜色"的艺术。在一定程度上讲,刺绣是绘画艺术的加工,和绘画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一件美的湘绣艺术品,离不开画工绘制的优秀绣稿。湘绣能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各种刺绣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应归功于画师和绣工的密切合作。

湘绣初始时期,绣工们最感困难的是缺乏刺绣图样稿本。刺绣时绣工们只能先剪出纸花,贴在绣布(缎)上,然后照着参绣,因此,尽管用针细巧,但形象仍不免呆板。为了帮助绣工们解决画稿困难,中年的杨世焯挟绘画之才,一连几个月到绣坊去考察刺绣情况,虚心向绣工们学绣,先后绘制了许多稿本。这些稿本,有些是他自己的创作,有些是古代绘画的摹本,专供绣工们用水粉勾脱到绢缎上,然后施绣。

三、一些独特刺绣技艺的出现,促进了清末民国时期湘绣业的发展

早期湘绣承袭苏绣的做法,绣线采用杭州或松江出产的绒线。当时在长沙,这种线价格昂贵,又因绣工多为农妇,中途学绣,嫌它太腻滑,不易牵引。湘绣早期绣工们经过不断的摸索实践,将绣线改用湖北沔阳、河溶、沙湖一带的丝绒。这种绒线是一种未经绞合、无一定规格的原线,须经加工后用指甲将绣线劈开成细线后才可使用。开始采用这种丝线,因丝质不大好,易使毫光蓬勃,减低了颜色的亮光。为解决这一问题,绣工们在实践中发明了运用荚仁溶液蒸发再裹竹纸揩拭的方法,使丝绒不再起毛。

湘绣绣工劈线,是一种特殊的技能。现代湘绣绣品所具有的匀薄细腻的特点,与这一技能的发明及劈丝技能的日益进步分不开。之后,继起的湘绣绣工将劈丝技术进一步提高,劈丝极为精细。以手指劈线可将线劈至2开、4开、8开甚至16开,细若毫发。丝线劈开后,千丝万缕,分辨不出差别,但绣上质地,从反光中便分外醒目。绣出的物品,无论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形态,都意境微妙,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

湘绣早期作品“狮、鹿、象、马”四条屏,其主体纹饰狮、鹿、象、马,毛致密厚重,繁而不乱,湘绣独特的劈丝技术在条屏上得以充分展示。绣品运用多种针法绣制而成,绣品运针精细平整,阴阳浓淡表现得宜,层次变化丰富,体现了高超的刺绣技艺,其中参针的运用尤其可圈可点。

参针为名门绣女李仪徽首创,经过魏氏及之后绣工们不断的发展,现已成为湘绣一套完整的刺绣针法体系,成为湘绣的主要针法。

参针主要用于同一色彩由深至浅或由浅到深的过渡,表达出逐渐变易又混合均匀的色阶,刺绣时,针与针之间的衔接必须参差不齐,互相交错,且不着痕迹,交接搭线不可过长,也不可一线太长,一线太短。参针又有接参针、拗参针、挖参针、排参针、直参针等的区分,分别施用于不同形状物体的刺绣。

始出的湘绣,受苏绣的影响较大,表现为颜色分层着色,用线不分阴阳浓淡。一层一种颜色,针脚长,平铺直插,因而画面呆板。参针的运用改变了这一状况。参针能正确表现物体本身各部分的色彩和受光程度,以点染出画面的浓淡阴阳向背,使表现的形象生动,近情合理。湘绣独特风格的树立,近代湘绣的迅速崛起,同这种针法的创造、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余斌霞/文)

相关评论

1、许凡,徐青青,李湘树: 《不同历史时期的湘绣艺术题材》 ,《纺织学报》 2009年10月

2、何兆芸: 《简论湘绣首次全盛的内因》 ,《饰》 200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