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蟠虺纹铜浴缶

春秋(公元前771—前476年)

高29、口径19.2、腹径33、底径17厘米

1965年湘乡大茅坪一号墓出土

水器。颜色浅绿间蓝。器身为小口,折唇,圆肩,平底。肩两侧饰有兽首的环形耳。盖中有捉手,周边有4个长方形镂孔,捉手内饰蟠虺纹,盖面布满细密的蟠虺纹和三角形纹,三角形内有云勾纹,有两道绹纹将其纹饰分为内中外三区。肩部有4个圆饼状装饰,圆饼上内有双线涡纹,外为细虺纹。肩腹饰细蟠虺纹和三角形纹,在三角形内也布满虺纹,用三道绹纹将肩腹纹饰分为4组。纹饰精细,铸制优良,是春秋中期偏晚时期的典型楚器。该器出土于一座带腰坑的狭长形越人墓之中,同出印纹硬陶罐、铜刮刀、双翼形铜簇、铜短剑、圆形圜底铜鼎等越式器物,说明楚越之间早有文化交流,这是湘中地区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楚国青铜礼器之一。

深入探索

一、青铜浴缶与楚人的沐浴礼

古代祀神祭祖之前都要沐浴净身以示虔诚,平时也要五天一洗澡,三天一洗头。《礼记》中规定,尊老礼节必须包括为老人烧水沐浴。春秋战国时,楚国地处亚热带气候区,雨水充沛,夏季气候炎热且潮湿,因此,楚人更是勤以沐浴。在长久的沐浴过程中,楚人创造了一套沐浴用的礼器,即用鼎烧水加温,用浴缶装水,用鉴沐浴。浴缶的大量出现显然与楚人重祭祀,行沐浴礼有关,也是楚人特有的器物。考古资料表明,春秋晚期和战国早期的楚墓中出土的浴缶较多,凡较大的贵族墓都出土有2至4件,一些出陶礼器的中型墓也常出土有陶浴缶。如湖南湘乡先后出土、征集有春秋铜浴缶,其器身饰蟠虺纹,圆饼形装饰等。战国中期的楚墓如天星观1号墓和望山1号墓出土的浴缶,形制上变化不大,只是原有的饼形饰已经消失。此类器以“浴缶”称之,源于自铭,如淅川下寺1、2、3号墓之浴缶即自铭为“浴缶”或“缶”。2号墓出土的鄬子倗浴缶(图一),盖上有铭文,为篆书:楚叔之叔鄬子倗浴缶。

图一  鄬子倗浴缶及铭文拓片

楚国沐浴用的成套礼器大都出土于高级贵族墓中。常见为漮鼎、浴缶(盥壶)、鉴(盆)等。盥壶、浴缶是浴身的盛水器,常与大盆形的“鉴” 配合使用。湖南省博物馆从湘乡征集的这件羽状纹双环龙耳铜浴缶(图二),两侧有兽形纽衔环,器身饰羽状纹及圆饼状凸起纹。《庄子·则阳》说,“ (卫)灵公有妻三人,同滥(鉴)而浴” ,鉴容积有限,人焉得入其内,是知古人浴身,并非将身浸泡水中,只是用水浇洒其身,故《说文解字》:“浴,洒身也。”指浴身通常是用温水,温水之法。一种是用烧烫的卵石投入鉴内凉水中,令水热之,然后用壶、缶汲而倾浇其身,添加新水盖亦用之,《韩非子·内储说下》云:“(韩)僖侯浴,汤中有砾” ,讲的即是此法。另一种方法是预先烧一大鼎烫水,用壶、缶分别汲凉、热水倒在鉴中调温,然后浴身,这种大鼎,在下寺春秋楚墓所出,称为“漮鼎”(图三),重达14.8公斤,自铭“漮鼎” ,据《说文解字》:“ 漮,水虚也” ,当属盛热水之鼎;在包山战国楚墓所出,称为“汤鼎” ,重达10。5公斤,底有烟炱,可知一次能烧很多热水。另外又有陶质的这类鼎,信阳楚墓有发现,遣策亦称作“ 一汤鼎”。包山二号楚墓所出遣策,记一组浴器为“二监,二卵缶,二迅缶,一汤鼎”,监即鉴;卵缶即浴缶,大概是汲热水,替代卵石温水的作用,遂以卵缶为称;迅缶可能指缶,也可能指盥壶,盖热水需迅速以凉水调之,否则损失热效能,故以迅缶称之。然则,由此亦可知古人“辨其用与其实”的名物辨用之俗尚。

称之为浴缶,是与作为酒器的尊缶加以区别。二者在形制上有明显的区别,尊缶器形较高,颈较长,深鼓腹;浴缶则器形矮胖,小口,颈极短,圆鼓腹。目前考古所发现的尊缶,大多出土于楚系墓葬中,而且仅出土于大夫以上等级的贵族墓内,在大夫以下的墓内只有仿铜的陶尊缶出土,是一种典型的楚器。湖南省博物馆征集有铜尊缶(图四),通体素面有光亮,腹部及盖面分别有四个相对的环形纽。1978年湖北随州市曾侯乙墓中出土组合器—铜鉴缶(图五)。外套为鉴,缶在其中,缶的外壁和鉴的内壁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夏季可置冰块于其中冰冷食物,冬季则可置木炭以温烫食物,被称为最早的“冰箱”和“烤箱”。

图二  羽状纹双环龙耳铜浴缶  2002年湖南湘乡牛形山

图三  铜漮鼎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2号墓(《凤舞九天展》有文物图片)

图四  铜尊缶  战国 高41.5,口径15.4厘米

图五:曾侯乙鉴缶套装图(自左至右)后排:鉴盖、鉴、缶;前排:长柄酒勺、缶盖(《凤舞九天展》有文物图片)

二、功能解读

《说文解字》:“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可知,缶除实用之外,还可作为打击乐器。可以从古文献中窥见一斑,《诗经·陈风·宛丘》:“坎其击缶,宛丘之道。”《周易·离》九三爻辞曰:“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耄之嗟,凶。”。此类缶可能是用陶土烧制,口小腹大,圆形,外形像一只小缸。战国时秦王与赵王会于渑池,发生了著名的“秦王击缶”故事: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从这个故事中,也能感受到,连秦王亦能为之,击缶而歌在秦人中应该是非常流行的。2004年无锡鸿山的越国贵族墓发掘中,考古人员在大墓甬道壁龛中发现了由五百多件组合乐器组成的陪葬坑,其中有三件盆状的青瓷乐器,有推测似“击缶而歌”中缶的实物。这件青瓷缶(图六),口径40厘米,通高24.2厘米,内外施青黄色釉,口沿和上腹部饰细蟠虺纹,两兽首状宽耳,另两侧有一对称的蜥蜴匍匐在口沿,蜥蜴的两前肢攀在沿上,口衔缶沿,造型夸张生动。

2004年无锡鸿山出土3件古乐器青瓷缶

图六  古乐器青瓷缶

相关评论

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编:《淅川下寺春秋楚墓》,文物出版社 1991年版。

2、胡雅丽:《包山二号楚墓遣策初步研究》,《包山楚墓》,文物出版社 1991年版。

3、南京博物院, 江苏省考古研究所编著:《鸿山越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