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西汉七弦琴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
通长81.5厘米,通高13.3厘米,宽12.0-12.6厘米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琴通体髹黑漆,弦已腐朽脱落。体面相连的琴面和活底板分别用软硬不同的桐、梓木料制成,与后世琴的面板用桐木、底板用梓木的情况相似。琴由琴身(分音箱和尾板)和底板两部分组成。琴身音箱底下附底板,底板形制大小基本与音箱底面吻合,琴面和底板搁叠在一起,可以自由移动。琴面和底板内各有一“T”形槽,两者合在一起形成共鸣窗。琴面首端表面有因弹奏而留下的摩擦痕迹,无徽,底平。音箱部分较宽,尾板较窄而上翘。音箱首端横亘一条岳山,岳山右侧有七个弦孔。内底剜有T形凹槽,在T形凹槽相当于轸沟的部位,安置有7个调弦的角质轸子,轸子上均有两孔;尾板下面附有一雁足,其表面也剜有T形凹槽以与琴身音箱内底凹槽相对应。琴面板的弦路上留有明显的七条凹痕,可能是张弦受压所致。张弦的方法与后世琴一样,也是一端经过琴尾的“龙龈”系于琴足,另一端经过“岳山”缚于七个“轸”上,不同的是只有一个琴足,而不是通常的两个琴足。琴足由硬木雕成,缠绕有残留的琴弦,弦下面还裹有丝织物垫底,可能为防止琴弦从颈上滑脱之用。
琴面板上有三处磨损,漆已脱离,露出了木质。这些磨损给我们提供了古人使用这张琴的情况:磨损最重的是岳山内侧,显然是弹拨琴弦的地方,这和后世弹琴的部位一致;岳山外侧的磨损可能是因为调弦时需要移动琴面所致。另外在八、九徽的地方也有磨损,可能和琴侧的小窝同是左手持琴或按弦所造成的。由此可知,这是墓主人生前所用之琴。
深入探索
七弦琴是我国首次发现的“汉琴”标本,也是人们首次见到的一种“半箱式琴”的重要实物,引起了中国琴界和音乐史学界的普遍关注。此琴面、底之间的T形凹槽,可能是后世琴上两个共鸣窗及轸沟的前身,琴上的岳山、轸池、焦尾、七弦、七轸等均与后世的古琴相似。但琴面没有设“徽”,则与后世七弦琴不同,尤其琴为“半箱式”形制,以及尾部实心并上翘,琴面下凹的构造可能造成与后世演奏方法的完全不同,说明“马王堆琴”与流传至今的“古琴”应该是两个系统的产物。
目前考古发现的先秦至西汉初的古琴实物形制基本相同,但与今天习见的形制有很大不同。它面板与底板分离,演奏时浮搁在一起;面板又分为半箱体和实木长尾两部分,尾端稍上翘,末端有过弦凹口(龙龈);背面有一长方形足池,安有一方形繫弦轴(雁足)。它们面板上没有标示泛音位置的琴徽,有效弦长(隐间)也明显短于后世。因此,这类琴或可称之为“半箱式一足无徽琴”。琴有弦一至十根不等,说明尚未形成七弦定制。
自马王堆汉墓七弦琴出土以后,这种独特的“半箱式”琴发现较多,如1980年长沙东郊五里牌邮电大楼3号楚墓出土的十弦琴(战国晚期),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和湖北枣阳九连墩2号墓出土的“十弦琴”(战国早期),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l号墓出土的七弦琴(战国中期)等。它们在形制结构、制作手法和造型风格等方面流传有序、一脉相承。这些“半箱式”琴,应该是流行于楚文化范围的一种“楚式琴”,与“全箱式”琴是不同系统的古琴。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十弦琴
湖北九连墩2号墓出土的战国浮雕十弦琴
湖北荆门郭店1号墓出土的战国七弦琴
从这种琴体积较小、琴面浮搁、面板不甚平整、岳山较低、弦距较窄等特点看,此类琴的发音质量、音量还有很多不足,也不适于快速而复杂的指法。虽然如此,由于古琴独特的形制与结构,使之形成了古朴、典雅、余韵悠长的音色和韵味,加上古琴浑厚如钟的散音、清晰透明的泛音与优美柔和的按滑音三种音色的变化对比以及吟、猱、绰、注指法的综合运用,形成了古琴音乐深沉蕴籍、飘逸潇洒、声韵兼备、虚实相间的风格特点,具有感人至深的的音乐表现魅力。
四川彭山砦子山出土的东汉弹琴陶俑
四川绵阳汉墓出土的东汉弹琴陶俑
相关评论
王子今:《马王堆七弦琴和早期琴史问题》,《上海文博论丛》,200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