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 中文
  • EN
  • Français
  • 日本語
  • 한국어
  • 繁體中文

齐白石孤舟渡海图轴

齐白石孤舟渡海图轴

纸本 纵67.8cm  横42.1cm

画面主体为浩淼的水波,远处,即画面上端写一孤蓬小舟载一人于浪间沉浮,近景则为岸渚的一片树林。构图极简,用色清淡,传达出一种苍茫而又执着的情绪。

右侧题诗道:“渡湖过海不知休,得遂初心纵远游。行尽烟波家万里,能同患难只孤舟。”后署:“白石山翁制并题”,下钤朱文印“阿芝”、白文印“木居士”。

深入探索

齐白石于1902-1909年间,曾应友人之约“五出五归”,远游西安、北京、天津、桂林、苏州、广州、钦州、香港、安南等地,过洞庭、渡长江、下南海,正如诗中所云“渡湖过海”,他沿路看神奇山水、品地方风物,大大激发了创作的热度,(创作了《洞庭看日图》、《灞桥风雪图》、《华山图》、《嵩山图》等52幅写生画作收入《借山图卷》)确实实现了一个画家在游历中精进的心愿,也即“得遂初心”。最开始这种游历是激动人心的,齐白石往往回家稍作停留又开始下一段旅程,然而他五归之后,跨入了50岁,他“希望终老家乡,不再作远游之想”②。不料世事无常,民国初年社会动荡,齐白石为避家乡兵乱,最终走上了北漂之路,饱尝无奈和心酸,这才有诗中“渡湖过海不知休”到“几时休”的转变。

由此可知,我馆收藏的《孤舟渡海图》当为泛舟图的早期版本,很有可能是齐白石中期的作品,那它的艺术水平是否因为创作在前而稍逊一筹呢?恰恰相反,这是一幅足以代表齐白石山水画高度的佳作!

画面内容极为简单,仅有一人、一舟、一汪水、一片林和一首诗,然而它们构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拿掉其中任何一项,画面都会失之完整和韵味。在这看似简单的构图中,中国画的虚实呼应、诗书画印一体的理念却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树林的浓黑与水波的留白、水波的实与小舟的虚,画面的空灵与诗句的点题,处处都暗藏呼应,虚实之中,方有律动,令人回味。

而作为画面主体的水波,其用线之大胆、老辣不得不让人佩服,如此恣肆的线条传递给人的是一种执着的信念,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与齐白石的自题诗所寓之意相吻合。这首诗是画的点睛之笔,它除了描述齐白石的经历之外,更深层次的是对白石内心追求的一种表达。“过湖渡海”的艰难远不及世人对他艺术追求的不理解和偏见,齐白石初到京师时冷逸的画风不被人接受,门庭冷落,而他带有强烈感情色彩和生活气息,不同于四王一路的山水画更是备受画坛诟病,被指为粗野。我馆所藏的《雨气欲沉山图》上的白石自题印证了他的处境。这很有可能是他的一张习作,从纸头到笔墨语言都是信手拈来的。他题到:“咫尺天涯几笔涂,一挥便了忘工粗。荒山冷雨何人买,自写烟云养破庐。”

《雨气欲沉山》,齐白石作,湖南省博物馆藏,纸本,纵65 cm,横53 cm

他的山水画是个人心性的一种表达,冷峻的画风就是他孤清的性格,尽管不被人理解,也要坚持。因为离梦想的“桃源”还远,要达到艺术的自由境界必须超越世俗,再超越自我。能够激励自己的,除了可遇不可求的伯乐和知己,就只能靠自己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比如这一叶风浪中的扁舟,一抹雨气欲来的烟云。

“诗书画印”相结合是中国画的独特趣味,齐白石的这张画很好的诠释了这种趣味。这四种技艺,白石无一不精。清淡的用色搭配红色的印章,极简的画面用诗句来诠释,源自成熟书法的霸悍用线,无不让人感叹妙不可言。

相关评论

1.齐白石口述 张次溪笔录 《白石老人自述》,三联书店,2010年1月,页104;

2.郎绍君《自有心胸甲天下——齐白石山水册(十二开)》,《收藏家》,2003年,第10期,页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