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虾戏图轴
齐白石虾戏图轴,纵99cm 横34cm。该图作于1948年,画的是其最擅长的虾,充分表明他用墨用水功夫之精妙,他所表现出的虾体似乎总是水淋淋的,如同真的生活在水中,一张白纸便成了一溪清水。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幅《虾戏图》共画有八只活泼、灵敏、机警的长臂虾,为白石88岁时所作,是其创作虾的巅峰期。在这幅作品中,虾头上的几笔,有墨色的深浅浓淡,水份的渗透干湿,而又表现出一种动感。两横浓墨作左右一对眼睛,既夸张又得体。重墨一笔画虾头,由头至尾变细,作用非凡。正如白石所说:“这一笔不但加重了虾的重量,并且也表现了白虾的躯干透明”。头侧左右二笔淡墨,于是使虾的头部变化多端。硬壳透明,由深到浅。而虾之身,一笔一节,连续数笔,形成了虾身节奏的由粗渐细。用笔的变化,使虾的身部呈现各种形态,有躬身向前跃进的,有直身游荡的,也有弯身爬行觅食的。虾的尾部就三笔,既有弹性,又有透明感。虾的一对长臂前爪,由细而粗,数节之间直到两螯,形似钳子,有开有合,姿势多样。虾的触须用数条淡墨线画出,长须布置得当,其线条似柔实刚,似断实连,直中有曲,乱中有序,图中之虾似在水中嬉戏游动,触须也似随虾身晃动。此图充分表明白石的用墨用水功夫之精妙,他所表现出的虾体似乎总是水淋淋的,如同真的生活在水中,白白的宣纸便成了清澈的溪水。这大概就是白石笔下的虾为什么永远富有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深入探索
为万虫写照 为百鸟传神——“齐白石的虾”
在现代中国美术界,有“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之说。顾名思义,白石画虾可称一绝。他笔下之虾,生动可爱,跃然纸上,深受广大国画爱好者的喜爱。他画虾已画出了一个新的境界,这在中国绘画史上是空前的。
白石所画之虾并非海虾,而是内地常见的河虾,名曰长臂虾。他表现出的虾之所以有魅力,除了笔墨技巧外,主要源于生活。他曾在一幅《虾》中这样题道:“五十年前作小娃,棉花为饵钓芒虾。今朝画此头全白,记得菖蒲是此花。余少时尝以棉花为饵钓大虾,虾足钳其饵,钓线起,虾随钓线起出水,钳尤不解,只顾一食,忘其登岸矣。”白石自将虾入画后,就更加注意观察虾的各种恣情。在他64岁时作的《群虾图》中题云:“余画此幅,友人曰:‘君何得似至此?’答曰:‘家园有池,多大虾,秋水澄清,尝见虾游,深得虾游之变动,不犹专似其形,故余既画以后,人亦画有之,未画之前,故未有也’”。他69岁在北京张园避暑时,仍时常不忘观察池中鱼虾之形态。他70岁以后,在画案的水盂中,养了几只小虾,以便朝夕观看。他曾对四子齐良迟说:“你看虾在水中的样子,不是一条直直的,也不是弯得半月形的。而是有起有伏成两个不同方向的转折角度,当它欲跳未跳时,这起伏角度就更加明显。”由此可见,白石观察事物之细微。正因为他的细心观察,使他所作之虾越来越传神。
自70岁左右以后,白石所画的虾,已开始超前人,达到了一种新的、更高的境界。为避免早期画虾太逼真而缺乏艺术性的问题,白石开始追求画虾贵在“似与不似之间”。此后所画之虾,造型夸张,形态各异,身多为S形,虾足简化。 画虾几乎都是用浅淡之墨,笔痕明显,有笔有墨。笔头饱含水份,笔落纸上,自然晕开,但不能让它晕得太多,用吸墨纸吸收,适可而止。因而,他画成后的虾,不仅全身透明,而且姿态生动,就象水中的活虾。
相关评论
1、齐白石传略
2、从木匠到大师——齐白石艺术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