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展館

美國自然曆史博物館展館

美國自然曆史博物館共有45個永久性展覽館,其中13個是從十年前就開放展出至今,每年承辦超過100場特别展覽。博物館陳列範圍主要包括天文學、礦物學、人類曆史、古代動物和現代動物5個方面,有大量的化石、恐龍、禽鳥、印第安人和愛斯基摩人的複制模型。該館的特色是其對于各大洲哺乳動物的收集,以及人類學的館藏。其人類起源館是全美唯一此領域的專項展覽,展示了人類進化過程的各個階段。博物館裡的羅斯福紀念廳也用于舉辦特展,除了展出羅斯福青年時代從事自然科學考察的成就外,也展出自然科學的重要新發現及與時事、社會問題和市民生活有密切關系的專題展覽。此外,博物館内還有供業餘愛好者進行各種科學活動的實驗室、自然科學中心和市民中心。

展館第一層有20多個主題展廳,包括北美森林館、生态百态館、哥茨曼地球館、紐約州環境館、海洋生物館、北美哺乳類動物館、哺乳類動物館、西北海岸印第安人館、人類生态學與進化館、亞瑟•羅斯隕石大廳、摩根寶石紀念展覽廳、古根海姆礦物展覽廳等。這些展廳通過豐富的實物展示,結合現代科技手段,生動地再現了自然界的各種場景。北美森林館展示樹林的年輪的曆史發展,再現了從若幹萬年前的原始森林到現代社會的森林被濫加砍伐的景況,強調了保護自然資源的重要性。海洋生物館中收藏的魚類标本有一百萬件,展出的四百多種代表魚類有許多是日常生活中人們不易見到的類型。其他館則以标本居多,重在自然曆史知識的普及和研究,吸引了大量中小學生前來觀看。

                                                                                                          人類生态學與進化館

                                                                                                 在亞瑟•羅斯隕石大廳展出的“帳篷”

                                                                                                          生物多樣性館

展館第二層,有亞洲哺乳類動物館、西奧多•羅斯福紀念廳、惠特尼海鳥紀念展覽廳、斯托特亞洲人種館、阿克莉非洲哺乳動物館、非洲人種館、世界鳥類館、墨西哥和中美洲館、南美人種館等10餘個展館。其中世界鳥類館展示了生活在世界不同環境和某些區域特有的鳥類。大廳的12個立體模型描述了地球上的主要生物群落區域與該區域的生态物種,如沙漠和熱帶雨林森林及其代表性的物種。本館的亮點是生活在南極的氣勢宏偉的一群皇帝企鵝标本,美國自然曆史博物館曾評選出世界十大最不适合生命存在的栖息地,而皇帝企鵝所生活的南極南喬治亞島就是其中之一。

                                                                                                    斯托特亞洲人種展覽廳

                                                                                                    埃克利非洲哺乳動物館

                                                                                                            南美人種館

展館第三層,有爬行類動物館、兩栖類動物館、紐約市鳥類館、紐約州哺乳類動物館、靈長類動物館、北美鳥類紀念館、東部林地及北美印第安人展覽館、太平洋人種館等。其中東部林地及北美印第安人展覽館展出了東部和平原地區美國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的文物,還有印第安人的住所模型,如有趣的長屋、棚屋等,這裡還有博物館裡重要的一件藏品——福爾索姆箭頭,這件于1926年在新墨西哥的福爾索姆發現的箭頭證明了早在冰河時代的晚期就有人類在美洲大陸上生存。

                                                                                                 東部林地及北美印第安人展覽館

                                                                                                              太平洋人種館

展館第四層,有哺乳類動物及其滅絕同類展、原始哺乳類動物展、鳥類恐龍廳,這裡巨大的恐龍骨架頂天立地。還有密爾斯坦高級哺乳類動物展廳、蜥蜴類恐龍廳、脊椎動物起源廳、一座藏書485,000冊的自然曆史圖書館等。博物館中最吸引人的就數恐龍展廳了,展廳中有高達20多米、重30—40噸的雷龍骨架化石,也有較小的霸王龍化石,它們有的食草,有的食肉。令人感興趣的是,這裡展出的原角龍的骨架和蛋,其中有的竟是剛從蛋殼中孵化出來的極為難得的小原角龍标本。高聳在展廳内的巨大恐龍骨架,80%是真正的恐龍化石,其餘的才是複制品。這些标本有的來自加拿大的凍土帶,也有的來自美國西部,還有的發掘于蒙古的戈壁灘中。

                                                                                                      全新的手機導航系統  

這一導航系統不僅能幫助遊客明确所處位置,還能對博物館全部45個展廳、劇院、衛生間和餐廳進行導航,讓遊客在博物館内行走自如。除移動導遊功能外,導航系統還通過手機的演示平台,在遊客每次移步換位時,提供圖文并茂的館藏信息和藏品介紹。該系統還可為遊客定制個性化參觀路線,遊客在參觀前,甚至在家中都可以通過該導航系統預先設定自己的參觀路線。此外,遊客還可以通過該導航系統連接互聯網,與遠方的朋友分享實時參觀體驗。每位前來參觀的遊客都可以免費下載這個移動博物館導航系統軟件,博物館也免費提供350多部移動裝置供遊客體驗導航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