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让观众看懂展览、看好展览
编者按: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吸引了大量观众来馆参观,但是观众的构成不同,文化层次和文明素养各有高低,对展出文物的理解也各有不同。要真正贯彻落实党中央的精神,实现和保障全体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让广大观众只是走马观花地“看过”展览,而是让观众看懂展览、看好展览,体会到文物和展览的魅力,获得知识和娱乐的双重愉悦。免费开放一个月以来,我馆的观众人数一直居高不下,如何在保证馆内秩序的同时让观众看好展览,这是摆在我馆全体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巨大考验。为此,我馆在展厅参观这一流程中,学习和借鉴了国外一些优秀博物馆的先进管理方式,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在全国文博界率先采取分批引导参观、全程免费讲解的措施,解决了问题,取得了免费开放工作在展厅内的成功。
分批入馆 引导参观
“马王堆汉墓陈列”一向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观众往往被展厅内文物的神奇与瑰丽所吸引,久久不愿离去。但是如果参观人数过多,很容易引起展厅内的人员拥挤,导致后面的观众无法进馆参观,也不利于秩序的维持以及文物的保护。我馆在借鉴了国外一些优秀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后,结合实际情况,实行了每三到五分钟由讲解员带领30名观众进入展厅参观的做法。每到一个参观时间段,就有一名讲解员站在大厅中央,面带微笑地迎接下一批观众入场,引导观众参观“马王堆汉墓陈列”。由讲解员引导观众分批进入展厅参观,有效避免了观众停滞不前、回流以及到处乱走的现象,保证了展厅内人员的有效流动。这样,一方面能让观众有一个宽松、舒适的参观环境,更好、更投入地去观看展览,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每一位观众都能入馆参观,有助于维持展厅内的秩序,引导观众有序参观,防止人流过多给文物保护带来的破坏。
免费讲解 以人为本
免费开放后,大部分博物馆提供的是每天定时的免费讲解。考虑到观众仅凭自己的参观不能完全领悟博物馆的深厚文化底蕴,我馆观众众多,若采取定时讲解的方式,必然将有一大部分观众不能看懂、看好展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馆提供了“马王堆汉墓陈列”的全程免费讲解,这在全国文博界来说都是一项创新之举,也是我馆顺应免费开放大潮,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全民共享新形势的重要之举。讲解员用通俗易懂的解说,将文物的丰富内涵以及背后的故事向观众娓娓道来,观众边听边看,才能从中深切感悟到中国汉代文明的繁荣与辉煌。这种面向社会全体公众的非盈利性、普遍性的讲解服务是真正站在观众需求和感受立场上的人性化服务,体现了公益性文化机构的社会担当,是国际博协“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贯彻。
扩大队伍 补充力量
免费开放前,我馆为大家提供的是每天十批的定时讲解,但是仍然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免费后,人流量增多,我馆提供的免费讲解批次迅速增多,仅凭以前的讲解力量,必然不能满足观众的讲解需求。为了保证免费讲解的质和量,我馆在免费开放前就经过严格的筛选向社会招募了一批本科学历以上的讲解员,以扩大专职讲解员的队伍。许多其他岗位上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因为曾经从事过讲解工作,有着丰富的讲解经验,也纷纷加入讲解一线,成为了讲解队伍中重要的补充力量。同时,我馆还积极发展志愿者,扩大了湘博志愿者的队伍,进一步保证了我馆讲解力量的厚实。
奉献精神 感染观众
观众量增大,讲解批次增多,繁重的接待任务给展厅内的工作人员带来了巨大压力。但是大家仍然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每日坚持不懈地向观众提供热忱服务。讲解员们有的由于讲解批次密集,出现了喉咙干痒疼痛的症状,但仍然坚持微笑讲解;保洁员们因为参观人数增多,保持卫生的难度加大,于是不间断的循环打扫;安全员们更是不断巡逻,善意提醒观众各种注意事项。这种积极奉献的精神感染了我们的观众,大家都对工作人员的爱岗敬业、热情大方表示出高度赞誉,并开始约束自己的行为,遵守馆内的规章制度,做到了文明参观。
博物馆最重要的职能并不在于向人们展示了什么,而是人们通过展览发现了什么,体验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我馆创新性的几项举措和付出的大量艰辛努力不仅实现了让观众看懂展览、看好展览的初衷,赢得了观众的普遍认同,同时还起到了传递文化、倡导文明、激发民族自豪感的作用。如果说我馆的免费开放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那么从展厅走出去的观众一张张满足、自信、自豪的笑脸,则是这种成功最好的表现,同时也是给我馆全体工作人员辛勤付出的一个最好的回报!
我馆讲解员站在大厅中央带领观众入展室参观
我馆为观众提供“马王堆汉墓陈列”全程免费讲解受到大家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