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个处于衰落之中的伟大机构”?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侧翼展厅,尽管观众数量增多,但该馆却面临财政困难。
尽管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有着宏伟的目标,但是它却面临着许多财政困难,例如该馆债务高达4000万美元,由于缺乏资金,其扩建项目一再推迟。
该馆如今面临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造成的。
尽管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近期举办的希腊王国展和高科技时尚展吸引了大批游客,但是该馆仍面临众多问题:其债务如今高达4000万美元,为此该馆不得不解聘了约90名员工;该馆修建了一栋附属建筑,但是成本远远高出预算;该馆花费大量资金,设计了MET标志和营销计划,但效果不佳;更重要的是,计划斥资6亿美元来建造的侧翼建筑在2017年1月依然无法开始施工,该计划已拖延多年,这严重影响该馆在现代和当代艺术领域的发展。
作为美国规模最大的艺术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内的紧张局势持续发酵,最近该馆的策展研究员和藏品保管员联名上书抗议薪酬待遇削减,而该馆的领导者拒绝向该馆理事会披露此事,一方面担心消息泄露,另一方面担心媒体负面的报道。如果有人要查阅相关的文件,则必须亲自前往该馆总法律顾问的办公室,并且需在监视状态下阅读文件。
托马斯•P. 坎贝尔,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馆长和首席执行官,拍摄时间2014年。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文化机构之一,在过去几年曾经历了一段蓬勃发展的时期;但是如今,由于策略失误和过度扩张,该馆在资源上面临着困境。许多博物馆都面临财政困难和竞争压力, 鉴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全球的影响力,该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人们可能会想:像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如此巨大的机构怎么可能会出现困境?该馆的一些策展研究员和理事们把矛头指向现任馆长托马斯•P. 坎贝尔以及支持他的理事会。坎贝尔自2008年开始担任该馆的馆长和首席执行官。正是因为馆内的员工对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充满热爱之情,所以如今他们对坎贝尔怀着极大的愤怒。
乔治•R.戈德纳担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素描和版画部的主任长达21年,他于2014年退休,之后一直担任该馆的顾问。“10年之前,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实力雄厚,有一支强大的策展团队;而时至今日却发展成这个样子简直不可思议”。
由于担心遭到解雇的危险,所以该馆的几位员工大多匿名评论。他们认为,在坎贝尔的带领下,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发展步伐过快,扩张范围过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数字化部门招聘的人员冗余;布鲁尔分馆的建造和品牌重塑的费用都远远超出预算;过度挪用不受限制的捐赠基金来支付其他方面的开支;不惜通过削弱核心部门来增强现代和当代艺术领域的收藏;在资金尚未到位之前就开始计划建造新的侧翼建筑。相反,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本来应该减少各方面的开支,因为当时该馆的零售店销售额减少,门票收入也在锐减,而各项开支却在上涨。
与此同时,也有些人希望借助于此次危机能够让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改变发展方向,走出困境。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欧洲绘画部的主任基思•克里斯蒂安森说道:“我们正在努力达成共识。这次困境给我们带来的一大好处是馆内所有部门的负责人聚集在一起,与馆领导一同协商,这已经是一种进步。接下来,我们应当如何前行呢?在考虑这个问题的同时,我们还应当坚守博物馆的使命,使其免受任何影响”。
在扭转该馆困境的努力中,博物馆遭遇重重困难,让人心痛。除了裁员之外,该馆还要求策展研究员减少展览和藏品收购方面的开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每年推出约60场展览,数量远远超过其他绝大多数的博物馆,如今该馆计划每年仅举办约40场展览。
该馆原计划与建筑师戴维•奇普菲尔德合作,建造一栋侧翼建筑,以便吸引当代收藏家捐赠艺术品和资金;但如今,这项计划被搁浅,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转而把精力和资金先投入到另一个方面——即更换欧洲绘画展厅的陈旧天窗和屋顶。
在一次采访中,坎贝尔先生承认该馆“的确经历了艰辛的一年。馆内的同事们感到非常难过和伤心,当然他们有权这么做。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后退一步,看看这座机构已经取得的成绩。”
当然,绝大多数人认为该馆浩瀚的收藏和数量庞大的展览依然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布鲁尔分馆举办了关于克里•詹姆斯•马歇尔(Kerry James Marshall)的专题展览,调查表明这场展览非常成功,尽管有些批评家指出该馆举办的首个在世黑人艺术家的回顾展并没有达到预想中的那种轰动效果。
除此之外,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观众数量已经增长至大约每年700万人,其中包括修道院分馆的观众。而三月份开馆的布鲁尔分馆已经吸引了55.7万名观众,超过了预期。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一位理事汉密尔顿•E. 詹姆斯说道:“在布鲁尔分馆,我们有一批浩瀚的现代艺术收藏,这是前所未有的。观众数量创历史最高纪录,我们赢得了评论界的广泛赞誉。所以说,我馆还是取得了许多令人骄傲的业绩。”
另外,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官员指出,许多文化机构都面临着结构性赤字的问题——尽管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入不敷出。例如,现代艺术博物馆和布鲁克林博物馆最近也都采取出售控制管理权的方式募集资金,但是它们都没有采取裁员的措施。纽约爱乐乐团斥资6亿美元翻新音乐厅,但是为了更准确地计算其成本,开放日期被再次推迟。洛杉矶郡县艺术博物馆计划开展扩建项目,需要资金6亿美元,而该馆正在想尽方法来筹集其中的3亿美元,困难重重。
三月份开馆的布鲁尔分馆,已经吸引了55.7万名观众,超过了预期。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员工指责坎贝尔先生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强该馆的现代和当代艺术收藏方面,他对布鲁尔分馆和新侧翼建筑过于重视引发了争议。有些人提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已经在许多方面占据领先地位,为何不继续加强已有的强项,反而去跟后来成立的惠尼特美国艺术博物馆和现代艺术博物馆竞争呢?
坎贝尔先生说道:“我们希望继续营造这样的一种环境,学术研究能够蓬勃发展,成为推动我们项目的引擎,同时吸引更多的观众,将机构数字化,并重新考虑我馆作为一家百科全书式博物馆的地位。我们已经取得巨大的进步,但是这些成绩还有待于巩固和调整。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要平衡收入和支出。鉴于这一点,我们肯定需要重新调整之前确立的一些目标。”
一些批评家指出坎贝尔先生无法胜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馆长职务——他之前是一位负责挂毯收藏的策展研究员,在短时间内受命接替前任馆长菲力普•德•蒙特贝罗的职位,所以说坎贝尔先生没有运营任何一家大型机构的经验(蒙特贝罗先生担任馆长职务长达31年,直到1999年,他才增加了另一个头衔——“首席执行官”)。
另外,据说在应对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坎贝尔先生采取消极政策,没有团结全馆员工和理事们来积极应对。业内批评家指出,四分之三的策展领导团队离职或退休,人事变动带来巨大动荡,而坎贝尔先生却没有处理好这种过渡。馆内上下人心惶惶,都担心机构的资源流向他处;坎贝尔先生不再重视该馆的使命——即通过学术研究来教育公众,他转而把目标放在使用社交媒体来吸引千禧一代(1983-2000出生)的年轻观众。
坎贝尔先生指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内部关系一直是一大挑战,馆内有2200多名员工,他承认自己本来可以做得更好。“我一直努力增加交流沟通的渠道——让员工参加吹风会,让他们参加集体大会等等。当然,现在可能我们做得还不够好,但我们在朝正确的方向发展。我在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和沟通方式。我们已经发现这些问题,并且齐心协力来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去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邀请波士顿咨询集团以公益性质(免费地)帮助该馆重组结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理事长和首席运营官丹尼尔•H. 韦斯介绍,这个月要求波士顿咨询集团采访馆内员工和理事们,让他们谈谈自己关注或担心的事情,因为博物馆意识到“馆内员工士气有点低落,而我们要让员工说出他们的心声,让他们感到有权发声和做一些事情,这一点真的非常重要。”
韦斯先生之前担任哈弗福德学院的院长,去年来到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任职,他计划从原来3.32亿美元的年度预算中削减3100万美元。他指出,坎贝尔先生乐意做出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韦斯先生说道:“我们经历了一段重要而艰辛的时期。坎贝尔先生也很支持我们的工作。”
博物馆的主席丹尼尔•布罗茨基指出,坎贝尔先生和韦斯先生采取了恰当的措施来实现财政稳定,而他与其他理事们都相信坎贝尔先生能够带领全馆员工走出困境。
他说道:“坎贝尔先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理事会支持他。”
其中一位理事詹姆斯先生说道:“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面临许多的挑战,而这不是一位首席执行官就可以管控的。在前进的路途上,我们肯定会遇到挫折,那么就必须要积极应对。坎贝尔先生和韦斯先生的共同领导,我觉得更像是一种合作关系。韦斯先生带给我们一种纪律性的、企业运营式的管理方法。”
然而,不可避免的是,如今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紧缩开支政策,就犹如是对坎贝尔先生之前发展规划的驳斥。他不得不解雇许多他认为重要的员工,而他建造新侧翼建筑的计划也被搁浅。
布鲁尔分馆(之前是惠特尼博物馆在麦迪逊大街的一个场馆)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一个临时租赁场馆,租赁期限是8年,将用于开展与现代和当代艺术有关的展览和活动,而原计划到2020年,即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建馆150周年之际,新侧翼建筑也将落成。正是因为该馆计划建造这栋侧翼建筑,伦纳德•A. 劳德才决定将价值10亿多美元的立体派艺术品捐赠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因为这批收藏需要一个相称的展览空间。
但是,坎贝尔先生指出,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一些主要目标——增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当代艺术、以及在技术时代吸引更多的观众。“我热爱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我也热爱自己在这里的工作。我将竭尽所能实现所有这些项目。”
(陈双双 译自《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