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
华盛顿国家画廊建筑
1927年,梅隆有建造美术馆的想法时就已经连美术馆的建筑风格都想好了。他对于当时流行的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非常不屑,认为在政府所在地的公共建筑只有采用纯正的古典主义风格才是惟一可以接受的。1935年,梅隆就委托了美国当时最著名的、曾经设计过杰斐逊纪念馆和国家档案馆大楼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师约翰•拉塞尔•帕普为华盛顿国家画廊设计了第一个方案。虽然当时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开始崭露头角,但帕普仍然坚持讲究对称的古典美学,看起来似乎无法迎合现代潮流,但他却塑造了帝王般的恢弘气势。
在西馆的外观设计上,东西两端是高大的出入口,南北方向是宏伟的爱奥尼亚式柱廊。而建筑外部仅用壁龛和半壁柱装饰。整幢建筑的美来自其稳健的结构。田纳西大理石微妙的玫瑰红色彩和建筑比例非常和谐。其建筑内部的设计灵感来自罗马的万神庙。
西馆正门
西馆边门,图中的金字塔形透光窗是东馆建筑的一部分。
1941年 3月17日,这座全世界最大的大理石外装修、耗资约1600万美元的建筑,终于落成并开始启用。落成的那天是爱尔兰人的节日——圣帕特里克节,罗斯福总统亲自主持了揭幕式,并在8822人出席的典礼上致词,正式以“国家画廊”命名这座建筑。首任的华盛顿国家画廊的馆长就是戴维•E•芬利。
在梅隆当时的捐赠合同里,国会曾许诺在国会山脚下与画廊毗邻的地方保留一块九公顷的沼泽地,这原是早先的国会议员们去白宫的途中必经的地方。到了1960年,这片土地成了商业区北面仅有的一块未开发的地皮。当时画廊的馆长约翰•沃克担心国会会将土地挪做他用,因此他开始敦促并着手画廊的扩建。而随着藏品的增多,画廊的扩建也成了必然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画廊的董事长,也就是安德鲁•梅隆的儿子保罗•梅隆决定进行画廊的扩建工程。
1967年,当时的画廊新任馆长布朗征集到了许多建筑方案,经过慎重考察,最后决定将东馆的设计委托给著名的华裔建筑师贝聿铭。东馆的地理位置是都市规划中留下的一块最不规则的梯形基地,夹在滨州大道和林阴大道之间,同时也是林阴大道口最后的一幢建筑。在这片既尊重传统又最敏感的土地上如何兴建一座必须兼具恢弘大度与谦逊特质,同时又与西馆风格相协调的建筑,的确是建筑师的一大难题。
据说,东馆的设计雏形是贝聿铭在飞机上用铅笔在信封的背面画下来的。他将这个计划的思想锁定在既要凸显出建筑风格和时代的改变,又要能够与旧的古典式西馆相互呼应的主题上。公众普遍认为贝聿铭确实是做到了依建筑物本身的魅力吸引参观者,以及能够多层次地把握民众的喜好,同时又实现了建筑必须和艺术融合的理想。
东馆正门
东馆鸟瞰图
东馆的粉红色大理石是由建筑师赖斯负责挑选并开采的,现在我们看到的从地面到顶端逐渐变淡的粉红色,其接缝处乎没有任何破绽,同时还和西馆的田纳西大理石融为一体。在当时经济大萧条的末期,这是一笔非常庞大的开销,所以造成预算不断高涨。当时,贝聿铭曾经用“让我们好好地工作,这件作品将会永垂不朽”这句话来说服了投资人保罗•梅隆,当然这也导致了这座原本预算只有3000万美元的建筑物,最后的造价竟然高达9940万美元,成为美国最昂贵的公共建筑之一。
户外造型艺术
1978年 6月 l日,在 1.2万名民众、2500名贵宾以及卡特总统的亲自见证下,保罗•梅隆正式将这座集智慧、艺术和坚持的心血结晶献给了美国人民。在当时,很少有建筑受到大众的如此青睐。该馆开幕七周后,就已挤进百万参观者,人们如此耐心地排着队,等待着去抚摸被称为"尖端"的著名的11号大理石尖角。几十年来,这俨然成为人们入馆参观时的一项不可或缺的“仪式”。在这座三角形建筑的里里外外,参观者都可以看到经过保罗•马利斯改良成功的林尔德活动雕像、亨利•摩尔的《对称的刀刃》、雷伯曼的《大卫》以及许多名噪一时的雕塑大师们的艺术作品。
西馆和东馆,一座是20世纪古典主义风格最后的伟大篇章,另一座则是现代派建筑的旷世杰作。它们体现了安德鲁•梅和保罗•梅隆两代人之间趣味的差异,同时也体现了20世纪30年代和 70年代之间建筑风格的变化。然而在整体上,两座建筑之间又保持着令人惊叹的和谐。
版权所有:湖南省博物馆2006-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