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收藏
重要藏品
毛利玉器——玉扁棍
約制于1500–1820年
1971年K•A•韋伯斯特遺贈
武器
玉扁棍通常會與偉大的首領或重要的事件相關聯,往往世世代代為人尊崇,這件武器的碧玉扁棍便是毛利部落威望與身份的象征。幾個世紀以來,碧玉一直被新西蘭毛利人奉為珍寶,無論是制成工具、武器或是飾品,它們都是榮耀和威望的象征,講述毛利人的曆史文化,蘊含着世代傳承的生命力,聯結着毛利人與其祖先的精神世界。
碧玉隻産于新西蘭南島山區偏遠的地方,那裡被毛利人稱作“碧玉水域”。在地質學上,碧玉先形成于岩石之中,後在河水、溪流和冰川的侵蝕下,最終從包含它的岩石中析離出來,被沖刷到河床上,也有一些被帶入大海或散布在海岸上。碧玉的分類有兩種方式:在地質學上,碧玉包括了軟玉、鮑溫石和蛇紋石;而毛利人則按照顔色、透明度和斑紋等外觀把碧玉分為伊納喀、卡胡朗伊、卡瓦卡瓦、堂吉懷等種類。
毛利武士紋身木乃伊頭骨
這件新西蘭國家博物館館藏的重量級文物“毛利武士紋身木乃伊頭顱”(毛利語toi moko), 2011年5月由法國魯昂博物館正式歸還。在18世紀,毛利人頭顱被視為戰利品或者稀有收藏而成為文物市場的交易品。1831年,毛利人頭顱交易被當時的英國、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當局禁止。此件“武士紋身頭顱”在1875年由一名法國公民捐贈給魯昂博物館,兩國自2007年起就歸還事宜舉行了多次磋商。雖然,魯昂市政府曾試圖将其歸還給新西蘭,以對殖民時期的木乃伊貿易表示贖罪,但此舉卻引起了法國當局的不滿,法國國内還因此引起過争論,并曾一度鬧到法庭。2010年,法國議會通過相關法例,為毛利武士頭顱返鄉奠定了基礎。
同時,近年來,Te Papa将新西蘭政府資助的“文物回歸計劃”作為博物館日常的重點工作之一,共從12個國家追回了322件曆史文物。2011年,包括“毛利武士紋身木乃伊頭顱”在内,從歐洲重返新西蘭本土的9件毛利文物中,3件來自瑞典蘭德大學歸還的自1876年以來的藏品;其餘包括法蘭克福世界文化博物館、法蘭克福辛肯堡國家曆史博物館和奧斯陸大學等陸續歸還的相關物品。目前,新西蘭尚有500餘件曆史文物仍散落世界各地,相關工作還在繼續中。
“巨無霸”鱿魚
2007年2月完成解剖
長10米,重450多千克
這隻巨型鱿魚,是2007年2月由新西蘭漁民在南極水域中發現,是迄今為止人類捕獲的最大且保存最完好的鱿魚。
科學家稱,這種巨型鱿魚行蹤十分詭秘,類似于深海中的科幻怪物,如它有碟盤大小的眼睛。由于它的喙很大,而且觸角末端還有許多像梅花一樣的鈎子,所以也被看作是殘忍的“怪物”。科學家認為,這種頭足類動物能長到15多米,相當于2輛大巴的長度,且體重也會随着長度的增長,而相應地增加。另外,人們隻在沒有被勘探過的南極水域中發見過這種海洋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