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藏品
重要藏品
罗汉造像
辽,陶质
高126.5 厘米,宽101厘米,长91厘米
中国河北易县出土
在中国的寺庙中,罗汉通常以16或18座成群出现。这尊罗汉造像是1912年发现的易县附近著名八佛洼佛像之一。这组罗汉造像以高超的写实成就首先表现在人体比例的恰当和结构的准确上。八佛洼的辽代三彩罗汉塑像,不仅是中国古代写实艺术的无上瑰宝,更是高僧大德们气韵生动、神容毕真的传神写照。罗汉,是小乘佛教的最高果位,证得此果就已经能脱离了六道轮回,进入享诸乐而无诸苦的极乐世界,教化众生、普渡群迷乃是自觉、觉他的菩萨应负的责任,但八佛洼这些罗汉多作蹙眉沉思之状——既是对现世苦难的反省,又是对芸芸众生的怜悯。目前已知的至少有7座收藏于欧洲和北美的各大博物馆内。
《弥勒佛说法图》壁画
元,壁画
长1101 厘米,宽502厘米
来自中国山西省稷山县兴化寺
气势恢宏《弥勒说法图》壁画现占据着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怀履光主教纪念展厅整整一面墙。这幅7个世纪以前的壁画曾被绘画于中国山西省的某间寺庙的墙上,是元代晋南著名画师朱好古及其徒弟张伯渊的手笔。而壁画原在这间寺庙——兴化寺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这幅又名“弥勒的净土”的画,宽11.6米、高5.8米,人物神态栩栩如生,壁画中主要有弥勒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画中的弥勒佛高大雄伟,面部表情淡定沉稳,充满肃穆之感,他身旁的四位菩萨、两个弟子、剃度的男女、侍女等人物都各具特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尤其是画面两侧的剃度图,场面宁静而祥和,女剃度者端坐于宝座之上,双手合十,目光虔诚而凝重,一半的秀发已被剃去。整幅画面线条遒劲蜿蜒,工整规律却又不失灵巧,充分体现了画师的高超技艺,是唐代以后中国古代寺庙壁画最好的作品之一。
商代甲骨
龟甲
公元前1300—1050年
在商代,龟甲和兽骨等动物骨架会被用于占卜祭祀,其中龟甲又称为卜甲,多用龟的腹甲;兽骨又称为卜骨,多用牛的肩胛骨,也有羊、猪、虎骨及人骨。卜甲和卜骨,合称为甲骨。
使用甲骨进行占卜,要先取材、锯削、刮磨,再用金属工具在甲骨上钻出圆窝,在圆窝旁凿出菱形的凹槽,此过程称为钻、凿。然后用火灼烧甲骨,根据甲骨反面裂出的兆纹判断凶吉。中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出现占卜用的甲或骨,至商代甲骨盛行,到周初或更晚仍有甲骨。商周时期的甲骨上还契刻有占卜的文字——甲骨文。在这块龟甲从底部开始的四处裂痕有四处铭文从右至左规则排列,这种记录方式始于商迁都安阳后第一个王朝的后期。
可能是克莉奥帕特拉七世的雕像
公元前47年-公元前30年
高63.5cm
花岗石,雕像
由菲茨威廉博物馆的埃及学家萨莉-安•阿什顿的研究表明,这尊雕像可以认定为埃及托勒密王朝的著名女王克莉奥帕特拉七世。克莉奥帕特拉七世(公元前69-30)家族统治埃及3个世纪,而她是这个家族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克莉奥帕特拉在3年之久的内战中得到了恺撒,抓住了其弟托勒密十三世,同时她还和凯撒诞有一子塞瑟瑞安。
另外,她与罗马将军马克•安东尼后的关系是历史上最著名的风流韵事之一。而马克•安东尼在亚克兴之战(公元前31年)败给了对手罗马帝国的屋大维。克莉奥帕特拉之后也迎来了自己悲惨的结局。
雕像片段没有落款,没有人知道是何人在埃及何处发现。然而对雕像的分析集中在背部支柱上,在亚历山大的半身像和一个在伦敦刻石灰石冠风格比较强烈的特点表明,其具有女王统治早期时代的艺术特点。
菲尔多西所著《列王纪》手稿图
16世纪中期
宽26厘米,高37厘米
手稿
《列王纪》,亦称为《王书》、《诸王书》,是波斯民族的史诗。《列王纪》由10世纪末及11世纪初期的著名波斯诗人菲尔多西用波斯文所著。记录了从远古神话时期到7世纪的波斯萨珊王朝灭亡这4000多年间的波斯帝国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以及50多位帝王的统治。这部史诗被称为是波斯古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对波斯语言和文化在阿拉伯人统治时期能够得以保存起了重要作用,是伊朗民族的文化认同中重要的一部份。《列王记》不仅在波斯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中亚其他民族的文学也有明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