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
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科研
作為擁有百年曆史的博物館,皇家安大略博物館除了擁有數量龐大的展品和衆多精美展覽外,還注重通過新科技、新技術來拉近觀衆與展品之間的距離。
一方面,博物館借助科技手段對文物進行修複及研究。例如此前,該館研究人員曾利用X射線對米諾斯女神象牙雕像進行“解剖”,進一步了解其外部及衣物之下發生的變化,并将整個研究過程拍攝下來,供公衆觀看。此舉不僅能讓公衆近距離觀看雕像本身,同時也能為研究人員解答一些關于雕像的基本問題。
米諾斯女神象牙雕像
研究人員在X射線工作室對文物進行檢測
另一方面,博物館還與科技公司合作推出智能手機應用程序(App),讓遊客可以通過互動方式“零距離”接觸展品。利用一款名為名為“ScopifyROM”的程序,觀衆用手機掃描展品的QR碼,就可看到多媒體的展品訊息及互動圖像。通過手機,觀衆不僅能看透埃及木乃伊棺的内部,手機還可變身翻譯器,解讀棺上的古文字;此外,更可利用程序的潛望鏡功能,“爬上”長達33米的巨型富塔隆柯龍的臉部近距離觀望;甚至每一個到館觀衆都能變身為數字化的策展人。
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展廳發展中心副主任丹•萊西麥指出:“我們強調觀衆的發現,即讓觀衆以一種新的方式來欣賞這些藏品。我們增加了新的維度,讓觀衆自己動手來探索藏品的信息,最後自己得出結論。我們提供工具,但讓觀衆自己使用這些工具進行探索發現,這種博物館參觀方式是革命性的。”
在皇家安大略博物館中,目前有15件藏品被納入該應用程序之中。藏品上都标有手機體驗所必需的QR碼。觀衆先掃描QR碼,就能夠找到該藏品在應用程序中的位置。用戶掃描5件藏品的QR碼之後,就能夠解鎖該應用程序中的5款遊戲,這樣的設計完全适合兒童的心理。
兒童觀衆利用ScopifyROM參觀展品
ScopifyROM應用程序引人入勝、易于操作且與真實的藏品相得益彰,提供了良好的互動體驗。使用該程序提升了觀衆的參觀體驗,而并未幹擾觀衆的參觀過程。萊西麥進一步指出:“我堅信博物館能夠和劇院一樣能給觀衆帶來美妙的體驗。我們旨在給觀衆營造這樣一種環境:觀看玻璃展櫃内的藏品之時,就猶如根本沒有這層玻璃的存在,而如果在玻璃上放置任何标簽就像為觀衆的參觀體驗設置了障礙。因此我們精心設計,把QR碼安置在不影響觀衆欣賞藏品的位置。”
版權所有:湖南省博物館2006-2013